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鼻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鼻腔黏膜炎症的通稱。多由感冒、過敏或感染所引起。主要症狀為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分泌物增加等。[例]若因感冒而罹患鼻炎時,衣服要多穿一點。
發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體皮膚上出現小紅點的現象。[例]他因食物過敏而全身發疹。
紫斑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皮膚組織呈現紫紅色的瘀血。可分為感染過敏性紫斑病、中毒性紫斑及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病等。為一種出血性疾病。
痙攣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為批評家卡爾萊爾評拜倫之詞,後用以諷刺近代神經過敏的詩人。或讀為ㄐㄧㄥˋ ㄌㄨㄢˊ ㄆㄞˋ jìng luán pài。
接觸性皮膚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因皮膚接觸具有刺激性或易引起皮膚過敏的物質而造成的皮膚病。通常接觸部位會有紅腫、搔癢、燒灼感等症狀。
藥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藥物過敏而引起的皮膚疹。
城市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都市空氣、噪音、交通混亂等環境因素所引發的病症。症狀為胸悶、咳嗽、頭暈、眼痛、精神不振、過敏反應等。如:「臺北居大不易,剛從鄉下來的人易罹患城市病。」也稱為「都市病」。
大腸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多因赤痢菌、沙門菌、病原大腸菌等細菌的感染,與腸管過敏、氣候劇變、精神壓迫等造成。症狀以腹瀉為主。一日腹瀉十餘次,大便呈水狀且半透明,略帶黃膿或血絲。還會發燒、嘔吐,或激烈腹痛。治療方法因病而異,主要需補充水分,多吃流質食品。也稱為「大腸粘膜炎」。
風疹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皮膚出現扁平狀的水腫塊斑,往往數小時內消退,並且有明顯的發癢,但痊癒後不會遺留痕跡。通常是因食物或藥物過敏所致。參見「蕁麻疹」條。
光敏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採食大量的蕎麥或苜蓿等,在遇日光曝晒時,會對日光過敏,且在皮膚上發生壞死、發炎的症狀,稱為「光敏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