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6.35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揣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揣想、揣測。《鏡花緣》第八九回:「據我揣奪:臣姐姐海外所見女魁星,大約就是此句。」
陳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0~1971)字援庵,號圓庵,廣東新會人。廣州光華醫學堂畢業。歷任輔仁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評議員、第一屆院士。著有《通鑑胡注表微》、《二十史朔表》、《元西域人華化考》、《舊五代史發覆》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竹木編成的捕魚器具。《隋書.卷五五.乞伏慧傳》:「曾見人以簺捕魚者,出絹買而放之。」《新唐書.卷三.高宗本紀》:「五月丁卯,禁作簺捕魚、營圈取獸者。」
無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勝過、超過。明.胡應麟《詩藪.雜篇.卷五.餘中.南度》:「大抵南宋古體當推朱元晦,近體無出陳去非。」
平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陽曆平年的二月稱為「平月」。有二十八日,若為年,則二月有二十九日。
朱理安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羅馬時期由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於西元前四十六年所訂定的曆法。為英語Julian calender的音譯,也譯作「儒略曆」。參見「儒略曆」。
蔀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曆法中,以十九歲為一章,章有七,四章為一蔀,二十蔀為一紀,三紀為元。蔀法為七十六歲,九百四十月,二萬七千七百五十九日。《續漢書志.第三.律曆志下》:「月分成七而盡,其歲十九,名之曰章。章首分盡,四之俱終,名之曰蔀。以一歲日乘之,為蔀之日數也。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復其初,是以二十蔀為紀。紀歲青龍未終,三終歲後復青龍為元。……蔀法,七十六。」
時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因時施政的原則。《左傳.文公六年》:「不告朔,棄時政也。」
長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曆法推算,遞求千百年間的年月朔而制定的曆法。如萬年曆。
蔀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曆法蔀法的起算點。《漢書.卷二一.律曆志上》:「周道既衰,幽王既喪,天子不能班朔,魯曆不正,以餘一之歲為蔀首。」三國魏.孟康.注:「當以盡歲為蔀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