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4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魯汶近郊(陳慧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陳慧坤所選擇的風景,大部分都是很平凡的景色,而且前景不是水就是一大片空地,這是最難描繪出遠近與空間感的構圖。但是像此作,前景的這一塊菜園卻給他畫活了,不單是遠近分明,每段不同的菜田色彩,也都變化得很生動。
蝦與瓶(廖德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畫家這次利用蝦子煮過後的鮮豔色彩,飽滿的弧形身軀,譜出畫面的流動變化走勢。淡黃褐色的桌面與背景門扉給予全幅溫暖而協調的氣氛。
四斑紅蝽(2966-70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針插
小鶯(台灣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自頭頂至尾上覆羽為一致的橄欖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緣為稍亮的赤褐色。眼先及眼後暗褐色,形成不明顯的過眼線,眉斑為模糊的黃褐色。雙翼暗褐色,羽緣為稍亮赤褐色,腹面淡黃褐色,喉及腹部中央為稍淡灰黃色。喙暗褐色,下喙淡色。跗蹠及趾淡褐色。
赤胸鵐(掛墩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略有差異。雄鳥自額、頭上至後頸為灰色,各羽有黑色軸斑,眼先及眼周圍乳白色,頰線白色,顎線黑色,耳羽栗赤色,形成一明顯斑塊。背、肩羽、腰、尾上覆羽栗色,背部有黑色縱斑;尾羽黑褐色,羽緣赤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瓣有細長的白色楔狀斑;初級飛羽暗褐色,次級及三級飛羽黑色,淡褐色羽緣;覆羽黑色,羽緣赤褐色。腹面的喉、胸白色,胸部有粗黑縱紋並列成一環帶;胸腹間及脇部淡赤褐色,腹部污白,尾下覆羽白色。雌鳥大致似雄鳥,背面羽毛濃褐色,羽緣皮黃色;栗色胸帶不明顯,胸部黑色斑紋小而模糊。喙黑褐色,下喙基部淡色;跗蹠及趾肉褐色。
黑臉鵐(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體色不同。雄鳥頭、頸側、喉及胸部暗灰黑色,眼先黑色,背褐色,有黑色縱紋,翼及尾羽褐色,具有淡色羽緣,腰及尾上覆羽淡茶褐色。腹部以下淡黃色,兩脇沾褐色且具有縱紋。雌鳥全身大致為褐色,密布深色縱紋,有不明顯的淡色眉紋,頰紋皮黃色。在中國華南的亞種 E. s. sordida,雄鳥的頭胸部為橄欖綠色,腹部黃色較鮮明。而日本的亞種 E. s. personata,雄鳥眼後細眉紋以及頰紋黃色;喉、胸、腹部黃色,無灰黑色調。雌鳥眉紋以及頰紋黃白色,其餘與前述相同。喙暗褐色,下喙較淡。跗蹠及趾淡肉色。
野鴝(指名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雄鳥體背為一致的橄欖褐色,頭頂及額略帶棕色。兩翼和尾羽轉為暗褐色,飛羽、外側覆羽及尾羽的羽緣棕褐色。眉斑及顎線均為白色,眼先及及頰線黑色,耳羽與背同色,略帶沙褐色羽幹紋;頦及喉為赤紅色,羽緣微白,赤紅色的周邊框以黑色狹紋;兩脇及胸部灰褐色,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雌鳥頦及喉部分個體不呈紅色而為白色,眼先及頰線暗褐色,其餘與雄鳥相同。喙鉛黑色,近基部稍淡。跗蹠黃褐色,趾及爪較暗色。
三趾翠鳥(婆羅洲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很小。前額有一小塊黑斑,頸部兩旁有藍色與白色區塊,頭頂、背部、腰部紫紅色;兩翼寶藍色,初級飛羽黑色,尾羽橘黃色。頦及喉部白色,身體腹面其餘部位淺橘黃色。眼睛暗褐色,喙、跗蹠與趾紅色,共三趾,兩趾在前、一趾在後。
形式 (2)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指藝術家如何運用他╱她的媒材元素,並使它們之間產生關連。
Lois Ellfeldt《Dance: From Magic to Art》1976.
白氏地鶇(日本亞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雄鳥同型。背面為橄欖褐色,各羽有黑色端斑及黃褐色次端斑;眼先棕白,具橄欖褐色羽端;耳羽棕白亦具黑端,耳羽後具一黑色斑;眼圈白色。飛羽黑褐色,外瓣緣及次級飛羽先端黃褐色,自第2枚次級飛羽始內瓣基端白色;翼下具一條淡黃白色帶斑;尾羽欖褐色,由中央一對向外側在色調上逐漸加深,外側兩對尾羽具白色端斑。頦、喉近白色,胸、腹及脇白色,各羽均具黑色端斑及白色次端斑,腹部中央及尾下覆羽白色。整體外形與虎斑地鶇十分相似,但體型略大且背部色調偏淡。喙角褐色,先端色深,下喙基部色淡。跗蹠及趾淡肉色。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