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4.2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達爾文學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達爾文所主張有關生物演化(或稱進化)過程的學說。他認為,生物在同種或異種的個體之間作激烈的競爭,又因暴露在環境威脅之下,結果能適應環境者生存,不能適應者滅亡。這種自然淘汰的過程,使生物保存其有利繁衍的適應性,進而促成其遺傳因子,趨向能適應環境的型態演化。也稱為「達爾文主義」。
首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先提。《南史.卷一五.傅亮傳》:「我首唱大義,興復王室。」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雜文》:「觀枚氏首唱,信獨拔而偉麗矣。」也作「首」。
慧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北朝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515~577)俗姓李,武津(今河南省上蔡縣東)人。十五歲出家,專誦《法華經》,後從慧文禪師修禪。因北方戰亂,遷移南方,遊化十四年,在陳光大二年(西元568)入住南岳,說法修禪,陳地信眾望風歸附。他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並推廣應用在日常行事上,導法華安樂行。弟子甚多,以智顗最著名,後世尊為「天台宗三祖」。著作多為口授的講義,由弟子筆記整理而成,如《無諍行門》二卷、《安樂行》一卷,自著的有《誓願文》一卷。
海國圖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清魏源撰,初成五十卷,續增十卷,後增為一百卷。介紹西洋史地、技藝、宗教、物產,導籌海防洋之策,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影響清末變法運動者頗鉅。
疑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治學方法。古人、古事、古書因為年代悠遠,許多地方都難以憑信,故近代學者每提先以懷疑的精神,尋繹可疑的線索,別求實證,另創新說。
正始文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魏正始年間的文學。當時王弼、何晏提老莊之學,思想虛玄,文采華麗,蔚成一時風氣。
戮力一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戮力同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墨子,名翟,戰國時魯人,提兼愛、非攻、節用等學說,主張消弭戰爭,宣揚和平,自成一家之言。〈尚賢〉篇中,墨子主張當政的人要以尊敬賢者、任用有能力的人作為為政的根本。這個道理不只墨子提,古籍有言:「求聖君哲人,以裨輔而身。」〈湯誓〉篇也說:「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意思都是要任用賢能的人,和他們齊心合力來治理天下。後來「戮力同心」被用來指齊心合力,團結一致。
操同室之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係切近者彼此相互攻擊、殘害。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齣:「近日復社諸生,論攻擊,大肆毆辱,豈非操同室之戈乎?」《老殘遊記》第九回:「若只是為攻訐起見,起初尚只攻佛攻老,後來朱陸異同,遂操同室之戈。」
五族共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革命時,革命黨人首此議。即推翻滿清政府,結束中國數千年專制政體,合漢、滿、蒙、回、藏五大民族組成共和政體的國家。
煎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內心愁苦如受煎熬。南朝梁.簡文帝〈樓怨節〉詩:「片光片影皆麗,一聲一囀煎心。」唐.陳叔達〈自君之出矣〉詩:「思君如明燭,煎心且銜淚。」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