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給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供人差遣使喚。《後漢書.卷五四.楊震傳》:「臣案國舊典,宦豎之官,本在給使省闥。」唐.薛調《無雙傳》:「舅氏舅母左右給使,達於廝養,皆厚遺之。」
役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供差遣、使喚的人。《後漢書.卷五七.劉陶傳》:「誠恐卒有役夫窮匠,起於板築之閒,投斤攘臂,登高遠呼,使秋怨之民,嚮應雲合。」《三國演義》第六八回:「至中途,挑擔役夫疲困,歇於山腳下。」
婢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家中供差遣使喚的女婢及童僕。唐.白居易〈續古詩〉一○首之七:「豪家多婢僕,門內頗驕奢。」《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豈其智之不如婢僕哉。」
狗尾聯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 (2) 璽綬:天子的印章及組綬。指印璽。 (3) 越次:不循順序。 (4) 廝役:供勞役使喚的人。 (5) 貂蟬:古代武官帽子上的裝飾。
使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使喚、差遣。《孟子.梁惠王上》:「聲音不足聽於耳與?便嬖不足使令於前與?」《儒林外史》第四三回:「臧岐一向在貴州做長隨,貴州的山僻小路他都認得,其人頗可以供使令。」
呼奴使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叫喊奴才差使婢女。形容人養尊處優,可隨時使喚奴婢幹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喫自在食,著自在衣,纖手不動,呼奴使婢。」也作「呼奴喝婢」。
翅膀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鳥兒翅膀長硬,便飛離窩巢,另築新居。比喻人長大、獨立後,不服管教,不聽使喚。如:「你翅膀硬了,想離家了是不是?」
板橋三娘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唐汴洲有一板橋店,店娃三娘子,寡居,心術不正,專以奇術製成的餐點,誘騙旅客食用,待旅客食後,化成驢畜,以供其使喚,並從而盜取旅客錢財。不料,一日,為一名喚趙季和的旅客識破,季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後因三娘子得到既得的懲罰,而重獲人身。真所謂「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食惡果」。見《太平廣記.卷二八六.板橋三娘子》。
僕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位低微的小官。後世指供人使喚的雜役。《劉知遠諸宮調.第一一》:「昨日個向莊裡臂鷹走犬,引著諸僕吏,打獵為戲。」
女孩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輕女性,多指女童或少女。《紅樓夢》第五六回:「所使喚的人,都是女孩子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