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4.44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先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指開創於先的人,或指事物的本源。如:「他的研究開創了比較文學的先河。」
不可枚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勝枚舉」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不勝枚舉」原作「不可枚舉」。「枚」是計算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個」,「枚舉」即是一個個地列舉出來。宋代王楙在《野客叢書》中,追溯一些俗語的可能來源。王楙舉出古書中的相關資料,類似的說法很多,實在無法一一舉出,也就是「不可枚舉」。後來「不勝枚舉」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事物太多,不能一一舉出。「不勝枚舉」較早的書證如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卷七.藝文志脫漏》:「而宋人撰述,不見於志者,又復不勝枚舉。」
莊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 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故莊子之學對後世哲學、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所著書五十二篇名曰莊子。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莊子》得稱《南華真經》。宋徽宗封微妙元通真君。道教學者中解釋《莊子》 的代表作為唐代成玄英的《莊子疏》。來自http://www.yasue.cc/chong_chi.html
情隨事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事過境遷」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事過境遷」指事情過了,環境也已改變。推究這句成語的源頭,可能出自於王羲之〈蘭亭集序〉。晉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約了謝安、孫綽等人,集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舉行了一場修褉的春遊活動。後來王羲之寫了一篇〈蘭亭集序〉,記載這件盛事。這篇文章相傳王氏用鼠鬚筆寫在蠶繭紙上,寫得是遒媚勁健,如行雲流水,正是王氏的書跡聖品。在文章中,作者有一段談到,人的一生或得意,或失意。得意的時候如偶遇知己,可以傾吐平生心志;或者充滿靈感,可以縱情於作品中。在這個當頭,任誰也不會去考慮年齡的問題。但是遺憾的是:人的感情會隨環境改變,過去自以為得意的事,到了後來,一回頭看,已成往事...
處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六書之一。描繪抽象事物的造字方法。參見「指事」條。
差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原指官場中臨時委任的職務。後亦泛指事情、事務。《紅樓夢》第七回:「我常說給管事的,不要派他差事,權當一個死的就完了。」也作「差遣」、「差使」。
細枝末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事情無關緊要的部分。[例]請省略細枝末節,說出事情的重點。
源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指事情的根源、出發點。《朱子語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佛氏雖無私意,然源頭是自私其身,便是有個大私意了。」
熾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勢猛烈旺盛。泛指事物極為昌盛或強烈。[例]離鄉愈多年,想回家的念頭也就愈熾盛。
這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這種、如此。指事情的性質、狀態、方式、程度等。《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這樣的事,我們管他怎的?」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