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舜日堯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太平盛世。南朝梁.沈約〈四時白紵歌.秋白紵〉:「佩服瑤草駐容色,舜日堯年歡無極。」《孤本元明雜劇.鬧鍾馗.頭折》:「時逢歲之年,理當千邦慶賀,正旦之節,端的是勝舜日堯年也。」也作「舜日堯天」、「堯天舜日」。
傜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國家規定男子有服勞役的義務,包括修築城池、造橋鋪路、防衛鄉里、戍守邊疆等。《南史.卷七○.循吏傳.序》:「繼以昏亂,政由群孽,賦調雲起,傜役無度。」《資治通鑑.卷四五.漢紀三十七.明帝永平十二年》:「是時,天下安平,人無傜役,歲比登,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也作「徭役」。
交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兩軍交戰。隋.盧思道〈為北齊檄陳文〉:「呂梁之役,貫盈惡,曾未交綏,雲卷霧徹。」
春暖花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氣和煦宜人,百花盛開,香氣馥郁。元.奧敦周卿〈蟾宮曲.西湖煙水茫茫〉曲:「春暖花香,歲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孤本元明雜劇.打覬鏄.頭折》:「春暖花香,和風淡蕩。我則見東郊上,男女成行,處處閑游賞。」也作「春暖花開」。
清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塵,行路揚起的塵土。「清塵」為對尊貴者的敬稱。《漢書.卷五七.司馬相如傳下》:「犯屬車之清塵,輿不及還轅。」晉.盧諶〈與司空劉琨書〉:「自奉清塵,于今五。」
理足氣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年間,有個官人叫趙再理,他在廣州新會縣任知縣時,曾治了當地的皂角林大王,並將當地治理得路不拾遺,豐年熟。三年後,新官上任,趙知縣便回鄉,沒想到半路東西都被偷了,好不容易回到家鄉,卻聽人說,二個月前已有個趙知縣回來了,他推測一定有人假冒自己。但那假冒的趙知縣卻堅持自己才是真的,大家無法分辨倒底哪個才是真的,就一起來到開封府。假的趙知縣與大尹平起平坐,讓大尹相信他是真的,並對真的趙知縣喝罵,還要用刑拷打。趙再理理直氣壯,高聲抗辯,卻無人相信。後來趙再理得到九子母娘娘的幫助,終於回復自己的身分。
風恬浪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平安無事。《三國演義》第九一回:「舊時國中因猖神作禍,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風恬浪靜,更兼連年豐。」《二刻拍案驚奇》卷一○:「若不虧得一個人有主意,處置風恬浪靜,不知炒到幾年上纔是了結。」
銅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銅塑鑄的鳳凰。《太平御覽.卷三五.時序部.豐》:「古歌詞曰:『長安城西雙員闕,上有一雙銅雀宿,一鳴五穀生,再鳴五穀熟。』」南朝梁.簡文帝〈和藉田〉詩:「鰩魚顯嘉瑞,銅雀應豐年。」
四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方國境。《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五首之二》:「幸四境無虞,三秋式。」
潘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晉代美男子潘岳。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只為畫眉的張敞風流,擲果的潘郎色。」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憔悴潘郎鬢有絲,杜韋娘不似舊時,帶圍寬清減了瘦腰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