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82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損人肥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別人蒙受損失而讓自己獲利。《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如今這些貪人,擁著嬌妻美妾,求田問舍,損人肥己,搬斤播兩,何等肚腸!」也作「損人利己」。
守殘保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經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蒙受、接受。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衡湘以南為進士者,皆以子厚為師,其經承子厚口講指畫,為文詞者,悉有法度可觀。」
負屈含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冤屈,無處申訴。如:「他負屈含冤,滿肚子的委屈無處傾訴。」也作「銜冤負屈」。
保殘守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氏春秋》等用古文寫的經書,應該以古文為根據,改正今文的錯誤,如果還想固守殘破不全的經文,懷著害怕蒙受個人損失的私心,沒有服從真理和勇於改正的公心,或是因為妒嫉不去考究真相,只知附和他人,隨口議論是非,難道不可悲嗎?後來「抱殘守缺」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固守舊有事物或思想,而不知改進變通。
大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極大的冤情。如:「他蒙受大冤,無處可申訴。」
達則兼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虎遺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成都來,派他去攻打張魯。劉巴知道這件事之後,便極力勸阻,他認為劉備的野心過大,如果把他請來,一定會蒙受其害。劉璋不聽。後來劉璋派劉備去征伐張魯,劉巴又上諫,說︰「若使備討張魯,是放虎於山林也。」意思是說,劉備的野心太大,如今讓他在外擁兵自重,就好像把老虎放回山林,將來一定後患無窮。劉璋仍然不聽。次年,劉備果然還兵包圍成都,劉璋猝不及防,只好投降。後來「縱虎歸山」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放走敵人,後患無窮。
多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表示感謝。《紅樓夢》第一六回:「小的聽見昨日的頭起報馬來報,說今日大駕歸府,略預備了一杯水酒撣塵,不知賜光謬領否?賈璉笑道:『豈敢,豈敢。多承,多承。』」《兒女英雄傳》第一八回:「回身又向鄧九公福了一福道:『師傅,我合你三載相依,多承你與我撐持這小小門庭。』」
蒙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受關愛。《西遊記》第四回:「前番動勞,今又蒙愛,多謝!多謝!」《聊齋志異.卷一二.桓侯》:「然主人肅客,遂使蒙愛者幾欲折肱,則當年之勇力可想。」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