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步成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史青,零陵人,聰敏強記。開元初,上書自薦能五步之內成詩,明皇遂以除夕、上元、竹火籠等詩試之,果應口而出,授太監門衛將軍。後以此比喻作詩敏速。
年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夕夜,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的夜晚。如:「年夜飯」、「年夜已排定值班,恐怕得獨自在公司渡過了。」
暖火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除夕,在庭院中架起松柏樹枝,點火焚燒,稱為「暖火盆」。《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喫合家歡耍子。」
大年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農曆除夕。為陰曆十二月最末一日的晚上。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三折:「俺大年日將你帖起,供養了饊子菜食,指望你驅邪斷祟,指望你看家守計。」也稱為「大年節」。
兜喜神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人在除夕夜時,朝著吉方走,走到一座香火旺盛的廟上燒一股香,祈求神明保祐自己在這一年裡凡事都順當,這種習俗稱為「兜喜神方」。
年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及年晚哄送錢米,竟不見送。」
籸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傳統歲時民俗。舊俗於除夕祭祀先祖及百神時,焚燒松柴以送神的火盆。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正月》:「籸盆照耀,有同白日。」宋.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京尹幕次,例占市西坊繁鬧之地,蕡燭籸盆,照耀如晝。」也作「糝盆」。
分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於除夕夜祭祖之後,長幼聚飲祝頌而散。宋.范成大〈臘月村田樂府.分歲詞〉:「禮成廢徹夜未艾,飲福之餘即分歲。」
別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民間習俗,歲末設酒宴慶賀,辭別舊歲,稱為「別歲」。晉.周處《風土記》:「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餽問,謂之『餵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也作「辭歲」。
吃合家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除夕全家團聚圍坐吃年夜飯,稱為「吃合家歡」。《喻世明言.卷一.蔣興哥重會珍珠衫》:「光陰似箭,不覺殘年將盡,家家戶戶,鬧轟轟的暖火盆,放爆竹,吃合家歡耍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