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6.75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暴風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均風力在七級以上的強風範圍為「暴風圈」。[例]這個颱風暴風半徑達二百五十公里,整個臺灣都籠罩在暴風圈中。
嘆觀止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嘆為觀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出使魯國,被邀請觀賞周朝的音樂舞蹈,當樂工表演到舜時的樂舞〈韶箾〉時,他讚嘆的說:「舞蹈中表現了舜完美、偉大的德性,就像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即使有更偉大的風範,也無法超越了,看到這裡就夠了!如果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觀賞了。」後來「嘆為觀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與倫比。嘆,通「歎」,稱讚、讚美之意,所以「嘆為觀止」也作「歎為觀止」。
高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人品高尚。如:「風範高標」。《舊唐書.卷一八三.外戚傳.武承嗣傳》:「王高標峻尚,雅操孤貞。」
長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穿的長及腳跟的連身大褂。[例]羅教授常穿著一襲長衫,頗有古時文人的風範
一面如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見如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一見如故」的典故可能出自於《左傳》。春秋時,吳國公子季札到鄭國訪問。見到大夫子產,相談甚歡,好像相識許久的老朋友一樣。彼此互贈珍貴禮物,表示深厚的情誼。而在《晉書》中,也有「一面如舊」的說法。晉朝時,吳郡的陸機、陸雲兩兄弟自認為江南名家子弟,相當自負,從不把中原人士放在眼裡。等到入京後,遇到名士張華,與他相處就如舊識般親切,陸家兄弟也非常仰慕他的道德風範,並以老師之禮相待。後來「一見如故」這句成語多用來形容初次見面就相處融洽,如同老朋友一般。
古貌古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的容貌、性情皆有古人的風範。《儒林外史》第二八回:「季葦蕭迎了出去,見那人方巾闊服、古貌古心。」
儒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者的風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唐.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詩:「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盛德不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的風範不會泯沒。南朝宋.傅亮〈為宋公修張良廟教〉:「夫盛德不泯,義存祀典。」
觀止之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嘆為觀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載,春秋時吳公子季札出使魯國,被邀請觀賞周朝的音樂舞蹈,當樂工表演到舜時的樂舞〈韶箾〉時,他讚嘆的說:「舞蹈中表現了舜完美、偉大的德性,就像天覆蓋萬物,地承載萬物。即使有更偉大的風範,也無法超越了,看到這裡就夠了!如果還有其他樂舞,我也不敢再觀賞了。」後來「嘆為觀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讚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極點,無與倫比。嘆,通「歎」,稱讚、讚美之意,所以「嘆為觀止」也作「歎為觀止」。
可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作為風範。《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你看繼之他見我窮途失路,便留在此居住,十分熱誠,這不是古誼可風的麼?」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