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35.54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濡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出《易經.未濟卦.象曰》:「飲酒濡首,亦不知節也。」指沉湎於酒,而失去常態。三國魏.王粲〈酒賦〉:「昔在公旦,極茲話言,濡首屢舞,談易作難。」唐.元稹〈飲致用神酒三十韻〉:「詎敢辭濡首,並憐可鑒形。」
登聞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於朝堂外懸蕔,百姓若有諫議或冤屈要上達,即可擊鼓以申。《晉書.卷三.武帝紀》:「西平人路伐登聞鼓,言多袄謗,有司奏棄市。」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任從他賊醜生,百般家著智能,遍衙門告不成,也還要上登聞將怨鼓鳴。」
牙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時行軍紮營,立牙旗以為軍門,稱為「牙門」。《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義追至界橋,瓚斂兵還戰,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詔策》:「警郡守以恤隱,勒牙門以御衛。」
烈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乙醇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蒸餾酒,其酒性非常強烈。如大酒、高粱酒、威士忌等。
糜軀碎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粉身碎骨。比喻不惜犧牲性命。戰國.武〈報燕太子書〉:「今太子欲滅悁悁之恥,除久久之恨,此實臣所當糜軀碎首而不避也。」
魚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沸湯的形狀,起小泡沫如魚眼。唐.白居易〈睡後茶興憶楊同州〉詩:「沫下塵香,花浮魚眼沸。」
探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偵察工作的人。《三國演義》第七回:「卻說袁紹先使探馬看時,回報義斬將搴旗,追趕敗兵。」《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適才京中探馬來報,令婿已及第了。」也稱為「探子」。
紅露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米製成紅,然後和米酒混合而成的酒。酒精含量為百之十八至二十。
冬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天時的刺骨寒風。《新唐書.卷九四.侯君集傳》:「王文泰笑曰:『唐去我七千里,磧鹵二千里無水草,冬風裂肌,夏風如焚,行賈至者百之一,安能致大兵乎?』」
繡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彩絲繡成的旗幟。《三國演義》第七回:「義馬到,先斬執旗將,把繡旗砍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