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5.590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戒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我戒惕的文字。《大戴禮記.武王阼》:「王聞書之言,惕若恐懼,退而為戒書。」
鄉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故國。漢.趙曄《吳越春秋.勾入臣外傳》:「吾已絕望,永辭萬民。豈料再還,重復鄉國!」
宿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成持重。《舊唐書.卷一七二.李石傳》:「文宗自德裕、宗閔朋黨相傾,大和七年已後,宿素大臣,疑而不用。」《宋史.卷三○一.張秉傳》:「雖久中外,然無儀檢,好諧戲,人不以宿素稱之。」也作「夙素」。
前勞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韓、魏2>,殺武3>,而北攻趙,取藺、離石、祁4>者,公也。公之功甚多。今公又以秦兵出塞,過兩周,5>韓而以攻梁6>,一攻而不得,前功盡滅,公不若稱病不出也。』」 〔注解〕 (1) 公︰指白起(?∼西元前257),秦國郿人。秦之名將,善用兵,事昭王,因功封為武安君。後與應侯范雎有嫌隙,被免官賜死。 (2) 韓、魏:戰國時晉大夫韓氏與趙、魏二氏分晉,列為諸侯,韓地在今河南省中部及山西省東南部一帶,魏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西南部一帶,趙地在今河北省南部及山西省北部一帶。後皆為秦國所滅。 (3) 武:戰國時魏將,生卒年不詳。 (4) 藺、離石、祁:戰國時趙國都邑,在今山西省境內。 (...
導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諂諛奉承。《史記.卷四一.越王句世家》:「吳已殺子胥,導諛者眾。」《三國志.卷三.魏書.明帝紀》:「敢為佞邪導諛時君,妄建非正之號以干正統。」
梐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置於官署前用以遮攔行人的障礙物。《吳越春秋.勾入臣外傳》:「幸來涉我壤土,入吾梐梱。」也稱為「梐枑」。
銘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銘刻入骨。比喻永誌不忘。漢.趙曄《吳越春秋.勾伐吳外傳》:「且君王早朝晏罷,切齒銘骨,謀之二十餘年,豈不緣一朝之事耶?」
棲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棲身、安身。《宋書.卷六七.謝靈運傳》:「企山陽之游,遲鸞鷖之棲託。」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吾放遊,獲受知於右相武成侯段公,因以棲託。」
淫心慝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淫亂而行為邪慝。漢.趙曄《吳越春秋.勾伐吳外傳》:「後三日,復徙軍于檇李,斬有罪者三人,以徇于軍曰:『其淫心〔匿〕慝行不當敵者如斯矣!』」
禮先壹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壹飯,一頓飯,比喻極短的時間。「禮先壹飯」一說越王句討伐吳王夫差,夫差以自己年長為由,而求越王句寬免。一說越王句圍困會稽山上時,曾向夫差求和,夫差准許。今越王伐吳,夫差希望以先前對越施的一點小惠,求其寬免。見《國語.越語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