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9.2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自見其過失。《史記.卷四一.越王句世家》:「今王知晉之失計,而不自知越之過,是目論也。」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的標準,就是捉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瀝血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血海深仇。指極大的仇恨。漢.趙曄《吳越春秋.句入臣外傳》:「不滅瀝血之仇,不絕懷毒之怨。」
印度哲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靈魂、業和解脫為基本概念,探討各種哲學問題的學問。有各種不同的派別,各派別都以「經」的形式對其理論加以系統,將哲學教義變為易記的格言、公式或規則。主要內容是要透過宗教的實,以求得從業和輪迴世界的解脫,對改變現實社會的觀念並不重視。
納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官府給予廩食。漢.趙曄《吳越春秋.句伐吳外傳》:「令孤子、寡婦疾疹貧病者納官,其子欲仕,量其居、好其衣、飽其食,而簡銳之。」
金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他人守信不渝。唐.顧雲〈代人上路相公啟〉:「果玉書,不移金諾。」
鼎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宰相的職位。唐.蘇頲〈授薛稷中書侍郎制〉:「朝廷賴焉,俾迴於綸闈,以增輝於鼎席,可行中書侍郎。」
放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打獵。《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嘗在中牟縣放獵,馬蹂民田禾稼。」
推賢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薦賢士,任用人才。唐.嚴郢〈駁太常擬故相國江陵尹諡議〉:「公臺衡,專以推賢任人為務。」
塹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坑。《三國演義》第五一回:「城中曹兵突出,吳兵自相踏,落塹坑者無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