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隨症用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對症下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朱子語類》一書載:宋儒朱熹的門人亞夫問何謂「克己復禮」,朱熹回答:現在的人只會說要克制私欲,嚴格要求自己,卻不去實踐禮義,於是失去準則,使得禮法大亂。聖人孔子就說得很明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用禮作為克制和實踐的標準,就是到病根,針對症狀開方用藥。後來「對症下藥」這句成語可能從這裡的「對證下藥」演變而出,用來指針對病症開方用藥。亦用來比喻針對癥結所在,做有效的處理。《三國志.卷二九.魏書.方技傳.華佗》記載了一個實例,可以助我們了解這個成語的意思:府吏兒尋和李延一起來找名醫華佗看病,他們兩個人都頭痛身體發燒,症狀相同。華佗...
做不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錯事,指偷盜等不法勾當。《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不想卻有一個做不是的,日間賭輸了錢,沒處出豁,夜間出來掏摸些東西。」《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即時差緝捕使臣馬翰,限三日內要錢府做不是的賊人。」
擒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捕與釋放。唐.李邕〈鬥鴨賦〉:「集如異國之同盟,散若諸侯之背約。迭為擒縱,更為觸搏。」
宿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店家為官司行下緝姦細,不許停留無行止單身之人,誰人肯容受劉知遠宿泊。」也作「宿歇」。
做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情。《水滸傳》第四八回:「王矮虎初見一丈青,恨不得便過來。誰想鬥過十合之上,看看的手顫腳麻,鎗法便都亂了。不是兩個性命相撲時,王矮虎卻要做光起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二:「唐卿定要強他老兒上去了,止是女兒在那裡當梢,唐卿一人在艙中,像意好做光了。」
食蟲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具有捕蟲器的植物。大都生於沼澤、溼地,因土壤中無法吸取足夠的氮,為適應貧瘠環境,葉遂變為各種形狀的捕蟲器,以捕昆蟲、小動物等,再將其消化分解,吸收為養分。如豬龍草、捕蠅草、茅膏菜、毛氈苔等。
比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限定時限,令警吏逮捕犯人歸案。《水滸傳》第四二回:「即目江州申奏京師,必然行移濟州,著落鄆城縣追家屬,比捕正犯。」
無行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不端。《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您莫是奸細的人?今官司緝無行止目生異色人。可依直向咱說來!」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三折:「那廝無行止,失口信。」
生擒活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敵人。《孤本元明雜劇.老君堂.頭折》:「我追趕著一人,往這老君堂來,今在此務要生擒活拿。」也作「生擒活」。
肝橫膽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膽大勇武。元.朱凱《昊天塔》第二折:「我做的一個個活生拏,湧彪軀、舒猿臂、肝橫膽乍。」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