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4.99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巴人下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下里巴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下里巴人」本是戰國時代楚國的民間通俗歌曲,相對於「陽春白雪」這些高雅的樂曲而言。在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中,記載了楚襄王和宋玉的一段對話。有一次楚襄王對宋玉說:「我聽到許多有關於你的不好傳言,是不是因為你的言行舉止有不端正的地方呢?」宋玉擅長言論,馬上就說:「請大王先寬恕我的過錯,讓我先講一段故事。」楚襄王答應了,於是宋玉便說道:「有一個外地的歌者來到了郢都,在市集中唱著通俗的歌曲,一開始跟著他一起唱和的人有數千人之多;後來他改唱比較不俗的歌曲,跟著唱和的人就只剩下數百人;等到他唱起高妙、優雅的歌曲,又夾雜著許多高難度的技巧,國中能夠一起唱和的人...
口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口頭傳言。如:「口傳不足為信。」
三媒六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婚姻須有媒妁傳言。三媒六證極言其鄭重。元.武漢臣《生金閣》第二折:「我大茶小禮,三媒六證,親自娶了個夫人。」《紅樓夢》第六八回:「你就願意給,也要三媒六證,大家說明,成個體統纔是。」也作「三媒六聘」。
見少怪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少見多怪」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少見多怪」一語原是譏人因見識狹隘,故而對佛的超凡相貌有所懷疑,以為是過於誇大的傳言。據漢.牟融《理惑論》載,有人問道:「你說佛的相貌有三十二種顯著特徵、八十種細微特徵,這與一般人差太多了,應該不太可能吧!」牟子回答:「俗話說得好:少所見,多所怪,看到駱駝的駝峰以為是腫起的馬背。像堯的眉毛有八種色彩,舜的眼睛有兩個瞳孔……,這不都與平常人有極大差異?所以這些異相是確實存在的,你不能因為自己沒看過就懷疑佛的不凡相貌啊!」牟子以為,若有人因為沒見過異人與佛的超凡相貌,便膚淺地以為那是不可能的,那樣的人與「睹馲(ㄌㄨㄛˋ)駝言馬腫背」者同樣可笑。後來「少見...
上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級、上司。[例]上層將有異動的傳言,搞得底下人心惶惶。
流言飛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呢?」這裡的「飛語」指的是沒有根據的言論,同「蜚語」。後來這兩個典源合成「流言蜚語」,指製造不實的傳言,用來詆毀他人。後泛指謠言。
江淹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筆,他便將這枝筆交還郭璞。從此以後,江淹便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好的詩句。當時大家便都傳言「江淹才盡」,也就是說江淹的文才已經用盡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江郎才盡」,用來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無法再創佳句。出現「江郎才盡」的書證如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卷一.劉芙初編修》:「芙初本驚才絕豔,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盡。」
仙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仙人所製的神藥仙丹,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貪於權勢至如此,未可為求仙藥。」《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長老傳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將童男童女數千人入海,求蓬萊神仙及仙藥。」
拔刃張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勒兵入。忠不聽,遂與歆、涉會省戶下。莽令惲責問,皆服。中黃門各拔刃將忠等送廬,忠拔劍欲自刎,侍中王望傳言大司馬反,黃門持劍共格殺之。省中相驚傳,勒兵1>至郎署,皆拔刃張弩。更始將軍史諶2>行諸署3>,告郎吏4>曰:「大司馬5>有狂病,發,已誅。」皆令弛兵6>。莽欲以厭凶,使虎賁以斬馬劍挫忠,盛以竹器,傳曰「反虜出」。下書赦大司馬官屬吏士為忠所詿誤,謀反未發覺者。收忠宗族,以醇醯毒藥、尺白刃叢(僰)〔棘〕并一坎而埋之。劉歆、王涉皆自殺。莽以二人骨肉舊臣,惡其內潰,故隱其誅。 〔注解〕 (1) 勒兵:整治、指揮軍隊。 (2) 史諶:西漢末年杜陵人,生卒年不詳。諶,音ㄔㄣˊ。 (3) 署:暫代...
按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勒住馬韁。《漢書.卷四○.周勃傳》:「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請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馳。』於是天子乃按轡徐行。」《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只見後頭有一人奔馬趕來,遇著東山的騾,便按轡少駐。」也作「案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