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56.66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肉腐變臭。《廣韻.入聲.曷韻》:「胺,肉敗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顳顬:顳骨,頭骨之一。在頂骨下方位於兩耳上前方的部位,形狀扁平。《廣韻.入聲.葉韻》:「顳,顳顬,鬢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白芷。《廣韻.入聲.覺韻》:「葯,白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乾枯的泉水。《廣韻.入聲.覺韻》:「澩,涸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玉。《廣韻.入聲.屋韻》:「琭,玉名。」
北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早的戲曲聲腔之一。盛行於元代,分為雜劇和散曲兩類。曲調來源有從唐宋歌舞大曲,宋、金以來說唱諸宮調演變而來,也有大量吸收蒙古胡樂而成。採七聲音階,音樂風格高亢激越,剛勁豪放,不同於委婉柔和的南曲。用韻以中原音韻為主,無入聲,平聲分陰陽,不同於南曲有入聲。現存元雜劇多用北曲組成。也稱為「元曲」、「元雜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色的石頭。《集韻.入聲.藥韻》:「碏,石雜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鬼魊:旋風。《廣韻.入聲.德韻》:「魊,鬼魊,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彎曲不能伸展。《廣韻.入聲.燭韻》:「跼,曲也。」《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天高不敢不跼,地厚不敢不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荷莖下部深入泥中的部分。《廣韻.入聲.藥韻》:「蒻,荷莖入泥之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