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鷺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鷺在空中飛翔,排列有序。比喻朝廷百官的班次。元.宋无〈上馮集賢〉詩:「玉筍曉班聯鷺序,紫檀春殿對龍顏。」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四齣:「悲傷,鷺序鴛行,怎如那慈烏返哺能終養?」
下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車上下來。《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僕下車對曰:『臣楚國之鄙人也。』」《文選.張協.雜詩一○首之八》:「下車如昨日,望舒四五圓。」
蟲篆小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究的先河,是研究漢代方言、音韻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揚雄也是一個出色的文學家,早年他曾模仿司馬相如的〈子虛賦〉、〈上林賦〉,作〈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又仿〈惜誦〉以下至〈懷沙〉一卷而作〈畔牢愁〉,形式精緻華麗,內容則與司馬相如一樣,均是諷少而勸多。但後來揚雄的文學態度轉變,崇尚五經、儒學,鄙薄辭賦。在《法言.吾子》中記載著,有人問揚雄說:「你年輕時很喜歡寫辭賦吧?」揚雄回答:「沒錯,但那不過像是小孩子所學的蟲書、刻符之類的小技罷了。」過了一會兒,揚雄又說:「胸懷大志的人是不屑去做那些事的。」原來西漢學童必須學習八體,其中蟲書和刻符又是八體之中,最纖巧難寫的兩種字體,寫的人費盡心思,卻...
東南竹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爾雅.釋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比喻有卓越才能者。明.楊珽《龍膏記》第二齣:「弱冠工詞翰,論平生才具,東南竹箭,子虛猶未獻。」
翕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裳張起。《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猗靡,翕呷萃蔡。」
動地驚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驚天動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驚天動地」原作「隱天動地」。漢朝司馬相如,字長卿,蜀郡成都人。他的賦,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司馬相如以〈子虛賦〉得到武帝的賞識。在見到武帝之後,他又寫了一篇〈天子游獵賦〉,也就是〈上林賦〉,獻給武帝,文中藉子虛、烏有先生、亡是公三個假想人物的對話,大肆鋪陳漢朝「上林苑」的壯麗,以及天子游獵的盛況,文章最後對天子貪戀游獵,荒廢政務,提出諷諫。典源所收的內容節錄自〈天子游獵賦〉,大意是說:秋冬交會時節,皇上乘坐華麗的車子,率領官員、隨從出外校獵。他命令隨身護衛他的侍衛擊鼓,讓獵人出擊,以江河作為圍擋野獸的柵欄,大山當作是瞭...
烏有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所假設的人物。烏有,無有,即本無其人。《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宋.辛棄疾〈卜算子.夜雨醉瓜廬〉詞:「誰伴揚雄作解嘲,烏有先生也。」
四壁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司馬相如(西元前179∼前117),字長卿,西漢成都人。為人口吃而善著書,景帝時為武騎常侍。以〈子虛賦〉為武帝賞識,又作〈上林賦〉以獻,拜為郎。後奉使西南,轉遷孝文園令。其賦作詞藻瑰麗,氣韻排宕,為漢賦辭宗,影響當代及後世甚鉅。 (3) 之:往。 (4) 徒:只有。
亡是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司馬相如〈子虛賦〉中所假設的人名,同烏有先生,即無此人的意思。
威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華麗的樣子。《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錯翡翠之威蕤,繆繞玉綏。」《文選.何晏.景福殿賦》:「流羽毛之威蕤,垂環玭之琳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