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2.5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石品質指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心取樣管鑽取心樣品,每一鑽入長度X之中,長度超過十公分以上的心合計長度Z所佔的百分率,稱為石品質指標,即:
  
  RQD之數值,以5為間隔即可。RQD大者,表示盤較為連續而少裂縫,若體強度較高、壓縮性較小、而透水性較低;RQD小者,表示盤裂縫多,力學性質較劣。
換質安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山噴發後,剩餘的漿在地下仍保有高熱,會不斷釋放出火山氣體及熱量,地下水受熱形成溫泉,高溫水溶液和石發生換質作用,使石成份改變,即為『熱液換質作用』。 在噴氣孔周圍,灰白的換質石表面常披上一層彩色外衣,有黑色、棕色或士黃色,係由於噴氣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氫伴同雨水與石表面作用,使表層發生化學變化而形成。
七星山亞群包括七星山(1120公尺)、紗帽山(643公尺)、內寮山(竹篙山,830公尺)與七股山(890公尺)。七星山由數層含輝石紫蘇輝石角閃安山與一層火山碎屑組成,火山碎屑也就是上部凝灰角礫。這個火山碎屑將七星山熔分為上、下二部,下部是陽明山熔,上部構成七星山本體。紗帽山也由含紫蘇輝石角閃安山構成,座落在上部凝灰角礫之上。 七星火山乃大屯火山群之盟主,呈一較標準之錐形火山,舊火口跡雖小,但熔流尚能遠至士林圓山附近。七星山亞群上部熔流亦向東流注至七星山之東偏南2.2公里,磺溪與雙溪上源分水嶺山口之大嶺山上下(擎天崗)附近;此上蓋之含角閃石兩輝安山乃本火山體之主要部分...
流紋斑(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紋班屬於淺成、淺色酸性細粒狀火山,脈狀或大脈體出現於烈嶼東崗海岸、龍盤山西麓。石中常含有斑晶,斑晶礦物以石英和長石為主,偶含白雲母、黑雲母及磁鐵礦,節理發達。
黑雲母花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黑雲母花崗主要組成礦物為石英、長石、黑雲母與磁鐵礦。金門東北岸田埔、碧山、青嶼及西山、高坑;烈嶼九宮、東崗、紅山等地均有出露。
石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沉積。化學成分為碳酸鈣,主要礦物為方解石。由溶於水中的碳酸鈣沉澱或有機物堆積而成。因含有矽、泥、砂、白雲石、氧化鐵等不同雜質,故有灰、黑、微褐、藍黑、淡綠、淺紅等色。硬度不大,易溶蝕,在其發育地區常形成石林、洞穴等。可用來燒製石灰、水泥或用作橡膠、油漆等的填充料,亦可用作建築石料。
台東間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emimyzon taitungensis (Tzeng and Shen, 1981)
體扁平而稍長,尾部側扁,由頭部至腹鰭前稍呈三角形,吻端呈圓弧狀,口開於腹面,稍呈弧形,具鬚3對。
本種為台灣特有種,中央山脈以西之各溪流中均有。
棲息於高海拔中。上游清澈急流中。
無利用價值,或可作觀賞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鯉目(Order Cypriniformes)
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
耳鰾系(Series Otophysi)
爬鰍科(Family Balitoridae),River loaches
鰍上科(Superfamily Cobitoidea)
多鰭吸鰍亞科(Subfamily Homalopterinae)
變質溫度壓力關係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質溫度壓力關係圖 石之變質有三要素,及壓力、溫度、與溶液。此三者各有效用、無分輕重,若石變質甚深,則三者之作用,必皆強烈無疑,否則三者之中以一為主,其餘者為輔,如沉積與火成相接觸,發生變質,當以溫度之作用為主,液體次之,而壓力亦屬重要。 上部地層之靜壓力(lithostatic pressure)可使變質作用容易進行。動壓力則各方向之強弱不一,礦物分子得乘弱處碎裂褶皺,或重行排列,因而造成顯著之變質作用。據試驗,僅動壓力一端即可使石中礦物平行排列,形成片狀結構,倘若有高溫與液體為助則更易達成。 高溫足以溶解或分解原有之礦物,並造成新的礦物。例如石灰與火成相接觸,因熱力影響而重...
粘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頁受到熱、壓力等作用所造成的石,質地堅硬細密,可剝離成薄板狀,通常呈灰黑色。粘板為日本人稱法,一般只稱它為「板」。
集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集塊為火山,由粒度在4公厘(毫米 mm)以上的火山碎屑物膠結所成,其顆粒以呈圓形者為主。 如呈稜角形的火山礫石膠結而成者,則名之為火山角礫(Volcanic Brecc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