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政教分離與政教合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法律以其宗教教義作為設立之依歸,而宗教教義則成為人民處事的準則。在歷史上,部分伊斯蘭國家,如:阿拉伯帝國、土耳其帝國等;東正教國家,如:拜占庭帝國等;基督教國家.如:亨利八世時代的英國等,皆是奉行政教合一作為其國家政體。在現代,仍有少部分國家實行此制度,如:梵諦岡。 參考書目註1: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臺北:巨流,2009三版)。註2: 廖元豪著,《宗教自...
不得要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裡長達十餘年,娶妻生子。然而忠心為國的張騫並沒有忘記自己的任務,後來找到機會逃往大宛國。大宛王素聞漢帝國的富強,見到張騫非常高興,問他有什麼須要幫忙的地方。張騫便將欲通使月氏,卻受阻於匈奴的事告訴大宛王,並承諾若能幫忙抵達月氏國,漢室必定有豐厚的賞賜。大宛王欣然同意,張騫便在大宛的護送下,經由康居來到了月氏。月氏王被匈奴殺害後,月氏人離開故鄉,向西逃到大夏國附近,逐漸安定下來。那裡土地豐饒,民生安樂,十幾年過去後,月氏人已沒有報復匈奴的念頭了。張騫又從月氏到了大夏,希望藉由大夏得到與月氏合作的機會,卻仍無法達成目標。在那裡待了一年多也沒有進展,只好打道回府。在回程的路上,又被匈奴俘虜,滯留了一...
文化霸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所動亂,再而開始對外擴張、文化侵略於無形,與我文化不同道者即是不文明的、蠻荒的,至此儼然形成文化的帝國主義。(註2)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文化霸權英文關鍵字:cultural hegemony 參考文獻註1:吳逸驊。圖解社會學。易博士。 P.40~P.43註2:王振寰、瞿海源。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三版。巨流。 P.32~P.35
王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革者柏楊在《中國人史綱》一書中就持此觀點,他說:“……王莽是儒家學派的巨子,以一個學者建立一個龐大的帝國,中國歷史上僅此一次。他奪取政權的目的與劉邦不同,劉邦之類只是為了當帝當王,滿足私欲。王莽則有他的政治抱負,他要獲得更大權力,使他能夠把儒家學說在政治上一一實踐,締造一個理想的快樂世界。他認為古代社會中,人人平等,可是到了後來,互相爭奪,遂發生不平等現像。富人有很多土地,窮人則一無所有。男子淪為奴隸,女子淪為婢女。幸而仍保持自由,父子夫婦,終年辛苦耕種,卻不能吃飽。為了改善這種不公平和鏟除造成這種不公平的罪惡,王莽的新...
東林黨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軍、政和財政大權。黨派之間的鬥爭、報復和宦官的干政,將明末的官僚體制一步一步帶到土崩瓦解的局面,明帝國的亡國之期,已經屈指可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東林黨爭 參考資料張元、李孝悌/著。簡明中國歷史。頁207-209。龍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船堅炮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船堅固,火炮銳利。形容武器精良,戰力強大。如:「滿清末年,帝國主義國家仗恃著船堅炮利侵略中國。」
全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或管理婚姻移民。而全球化也促進了戰爭、軍火全球擴張以及造成的全球戰亂頻仍。此外,全球化也導致了文化帝國主義的擴張,使得好萊塢、可口可樂、麥當勞帶動的娛樂及消費文化席捲全球。這些批評與抗爭使得反全球化運動在全球各地展開。(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全球化英文關鍵字:Globalization 參考書目註1: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339。註2:張亞中編,《國際關係總論》,頁337-338。
殺人如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秦始皇:姓嬴名政(西元前259∼西元前210),即位第二十六年統一天下,建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廢封建,行郡縣,以集權中央;統一度量衡與文字;開闢馳道,修築長城,以鞏固國防;為消除反側與箝制思想,沒收民間兵器,偶語詩書者棄市,又有焚書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始皇三十七年死於巡遊途中。 (2) 慧星: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主要分為彗核、彗髮和彗尾三部分。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 (3) 竟天:布滿...
西發里亞條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元一六一八年波希米亞和奧地利為反對皇帝專制統治和強制推行天主教而起,開啟三十年戰爭的序幕,至一六四八年簽訂西發里亞條約而結束。內容是法國得到亞爾薩斯的大部分,而瑞典、巴伐利亞等國也擴大領土,承認荷蘭和瑞士獨立,確認德意志諸侯的主權,加強帝國議會的權力,削弱皇帝和選侯的權力,規定天主教、路德宗、喀爾文宗信徒均享有平等權利。使得神聖羅馬帝國名存實亡,法國雄霸歐洲。
怛羅斯之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怛羅斯之役(Battle of Talas)唐高宗武德五年(西元六二二),西亞的阿拉伯帝國興起,貞觀年間開始向東進展,侵略波斯。波斯王伊嗣侯三世於貞觀十二年首度遣使至唐。其子卑路斯於永徽五年遣使求救。當時,唐稱阿拉伯為大食,大食一詞乃源於波斯人對於阿拉伯然的稱呼「Tazi」。在阿拉伯的侵略下,波斯大部分領土皆已喪失,靠中國勉強維持住生命。武后時,波斯終為大食所併吞。卑路斯流亡中國,死於唐地。許多波斯人也移居中國。於是,中國和大食開始互相接壤,並為爭奪中亞(西土耳其斯坦)發生衝突。天寶九年,(西元七五零)唐朝河西節度...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