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桃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中藥。桃的種仁。為破血袪瘀的常用藥品。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九.果部.桃》:「桃仁行血,宜連皮尖生用。潤燥活血,宜湯浸去皮尖炒黃用。」也稱為「桃核」。
白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顏色潔白的精製蜂蠟。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九.蟲部.蜜蠟》:「蠟乃蜜脾底也。取蜜後煉,過濾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黃者俗名『黃蠟』;煎煉極淨色白者為『白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即鯢。形似鮎,聲音如嬰兒。《集韻.入聲.盍韻》:「魶,鯢也,似鮎,四足,聲如嬰兒。」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四四.鱗部.鯢魚》:「《釋名》:『人魚、魶魚。時珍曰:如小兒,故名。』」
油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綠豆。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四.穀部.綠豆》:「皮薄而粉多,粒小而色深者為油綠。」
禹餘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植物名:(1)百合科麥門冬屬,「麥門冬」、「麥冬」之別稱。參見「麥冬」條。《爾雅.釋草》:「虋冬。」宋.邢昺.疏:「麥門冬,秦名羊韭,齊名愛韭,楚名馬韭,越名羊蓍,一名禹葭,一名禹餘糧。」(2)蒒草。莎草科薹草屬。「蒒草」之別稱。多年生草本,稈高十至二十公分,基部葉鞘破裂成纖維狀,葉線形。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頭狀,小穗多數。小堅果三稜形。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三.穀部.蒒草》:「釋名:自然穀、禹餘糧。」(3)百合科菝葜屬,「土茯苓」之別稱。攀緣灌木,根莖粗厚,塊狀,莖無刺光滑。葉狹卵狀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繖形花序單生葉腋。漿果熟時紫黑色。
2.一種中藥。常呈大小圓石片或砂粒,膠附在褐鐵礦上,中間有空處,含黃色黏土,勻細清潔。產在池澤山島中的石類。相傳大禹戰勝,棄餘糧,化而為石,故有此稱。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金石部.禹餘糧》:「時珍曰:『石中有細紛如麵,故曰餘糧,俗呼為太一禹餘糧。』」
雲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礦石。雲母的一種。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八.金石部.雲母》:「雲色多青。」唐.白居易〈早服雲母散〉詩:「曉服雲英漱井華,寥然身若在煙霞。」
韭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韭菜的根部。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六.菜部.韭》:「韭之莖名韭白,根名韭黃,花名韭菁。……韭之美在黃,黃乃未出土者。」
剌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紅寶石的別名。參見「紅寶石」條。
2.江寧一帶稱凶狠、暴戾的人為「剌子。」民國.章炳麟《新方言.釋言》:「江寧謂人性很戾者為『剌子』。」
3.柵欄。《水滸傳》第四回:「跳上臺基,把剌子只一拔,卻似絕蔥般拔開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蘿藦科白薇屬,「白薇」之古稱,參見「白薇」條。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七.草部.莽草》:「時珍曰:『葞音尾,白薇也。薇、葞字音相近爾。』」
柿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含有澀味的椑柿搗碎後榨出的汁液。塗於器物上可以禦溼防腐。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三○.果部.椑柿》:「椑乃柿之小而卑者,……搗碎浸汁,謂之柿漆,可以染罾扇諸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