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7.17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縵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繫帽的纓帶。《文選.左思.魏都賦》:「三屬之甲,縵胡之纓。」唐.許堯佐《柳氏傳》:「乃衣縵胡,佩雙鞬,從一騎,徑造沙吒利之第。」
巴圖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士、武士,譯自滿州語。《元朝秘史》卷一清.李文田.注:「今國朝有勇號之錫,名曰:『巴圖爾』,又稱『巴圖魯』,解云好漢子。」也作「巴圖魯」。
鵝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軍陣。《文選.張衡.東京賦》:「火列具舉,武士星敷,鵝鸛、魚麗、箕張、翼舒。」
宮本武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4~1645)名政名,號二天、播磨人。日本江戶時代的著名武士。自小愛好武藝,研究雙刀刀法,為二天流之祖。
鑣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鏢局僱來保護行旅或財物的武士。如:「前面來了一批鑣客,個個驍勇強悍。」也作「鏢客」、「鏢師」。
八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勇士、武士。譯自蒙古語。《元朝祕史》卷一:「就做了八魯剌思姓氏。」清.李文田.注:「又馬祖常太師太平王燕帖木兒碑曰『八都兒』者,華言猛士也。」也作「八都魯」。
騎士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歐洲中古封建社會中,以培養武士服務、忠勇精神、臨陣奮鬥和對婦女尊重的一種教育。
巴都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勇士。譯自蒙古語。元.鄭光祖《老君堂.楔子》:「巴都兒來報,大王呼喚,不知有何將令。」也作「八都魯」。
黑澤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910~)日本電影導演巨匠。初習繪畫,西元一九三六年踏入影界,作品極富創意,享譽國際,其風格廣為西方導演與電影界所模仿學習。代表作有《羅生門》、《七武士》、《生之慾》、《德蘇烏扎拉》、《亂》等,其作品曾多次獲選為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
拔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武士、勇士。譯自蒙古語。《元史.卷九九.兵志二》:「勇敢無敵之士,曰拔突。」也作「拔都」、「霸突」。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