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開、斷絕。如:「脫離險境」、「脫離關係」。《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公主鞋弓襪小,如何脫離得歸來?」
看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漸漸。唐.劉禹錫〈酬楊侍郎憑見寄〉詩:「看看瓜時欲到,故侯也好歸來。」宋.柳永〈留客住.偶登眺〉詞:「後約難憑,看看春又老。」也作「堪堪」。
王寶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間傳說中的人物。與薛平貴結為夫婦,薛平貴從軍十八年,她苦守寒窯十八年而不改志節,最後薛平貴歸來,當了國君。這個故事和人物完全是虛構的,秦腔皮黃都用為劇本,現在也有英文譯本。也作「王寶川」。
彈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鋏,劍把。戰國時代齊國人馮諼,因家貧而要求在孟嘗君門下當食客,起先不受孟嘗君重視,而以粗食待之,馮諼乃倚柱彈劍,高歌:「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孟嘗君乃依其要求而給予較好的待遇。事見《戰國策.齊策四》。後因用以比喻因處境困苦而有求於人。宋.蘇軾〈浣溪沙.門外東風〉詞:「山頭回首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清.朱彞尊〈青玉案.清秋滿目〉詞:「青州從事須沉醉,稷下雄談且休矣!回首吳關二千里,分明記得,先生彈鋏,也說歸來是。」
東風射馬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喻充耳不聞、無動於衷。亦可省作「東風馬耳」,例如:宋代詩人范成大〈丙午新正書懷〉詩一○首之八:「栗里歸來窗下臥,香山老去病中詩。東風馬耳塵勞後,半夜雞聲睡熟時。」而「馬耳東風」則見於宋代蘇軾〈和何長官六言次韻〉詩五首之五:「青山自是絕色,無人誰與為容。說向市朝公子,何殊馬耳東風。」指的正是對事情漠不關心。
東歪西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晃欲倒的樣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九回:「日暮挑燈閒徙倚,郎不歸來留戀誰家裡?及至歸來沉醉矣,東歪西倒扶難起。」也作「東倒西歪」、「西歪東倒」。
星移物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星辰移動,事物改變。比喻時序的變遷,世事的更迭。金.邱處機〈水龍吟.昊天空闊初晴〉詞:「百年隨壽仕,寒來暑往,星移物換,得高眠晝。」明.梅鼎祚《玉合記》第三四齣:「千難萬難,早歸來星移物換。」也作「物換星移」。
招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作者〈招魂〉為楚辭中一篇作品,作者為誰,歷來有三種說法:屈原招懷王魂所作、宋玉招屈原魂所作,以及屈原自招魂魄而作,而今天深究言辭中的對象、地點後,大致抱持著和司馬遷相同的看法,以為本篇仍是屬屈原為招懷王魂而作。 內容大要所謂招魂,其實是楚國民間的一種風俗,大抵類似於台灣民間收驚之舉。屈原以此為〈招魂〉一文的基礎,並設立巫陽一角,藉其口向魂告誡,讓魂盡速返回自己的家鄉,不要往其他地方去;家鄉之外的四面八方都是災禍與恐怖。末了,屈原以一句「目極千里兮傷春心,魂兮歸來哀江南。」作結,充分展露他對懷王及家國纏綿的忠愛之情。
活生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活的。[例]他大難不死,歷劫歸來,活生生地在眾人面前出現
張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描高手,為姜白石之先驅。”張先一生安享富貴,詩酒風流,頗多佳話。好友蘇軾贈詩“詩人老去鶯鶯在,公子歸來燕燕忙”為其生活寫照。據傳張先在八十歲時仍娶十八歲的女子為妾,得意地賦詩:「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一次家宴上,蘇軾再度賦詩調侃:“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來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C%A0%E5%85%88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