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2.794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老婦。《晉書.卷八○.王羲之傳》:「會稽有孤居姥養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
黃庭換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為道士寫《黃庭經》(一說《道德經》)換得群鵝。見《晉書.卷八○.王羲之傳》。後比喻以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讚揚書法高妙。
永字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法用筆的基本類型。取「永」字中側(點)、勒(橫)、努(直豎)、趯(鉤)、策(斜書向上)、掠(撇)、啄(右短撇)、磔(捺)等八種不同的運筆方式,當作學習書法正楷點畫的簡要法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病名。由於肛門或直腸末端的靜脈曲張,而形成的突出塊物。主要分內痔、外痔兩種,症狀為便血、疼痛。也稱為「痔瘡」。
東床坦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坦腹東床」。見「坦腹東床」條。01.《晉書.卷八○.王羲之列傳》:「王氏諸少邢鼛,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02.《隋唐演義》第六回:「我是李府中小姐的保母,因老爺、夫人,要聘公子東床坦腹;但我家小姐,不特才貌雙絕,且喜讀孫吳兵法,六韜三略,無不深究其奧,誓願嫁一個善武能文、足智多謀的奇男子。」 
矯若驚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筆勢、舞姿等的伸縮、騰轉,恰如乍現之龍般耀眼奪神。《晉書.卷八○.王羲之傳》:「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趙孟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以後中絕,經他的倡導,才告復興。根據明初宋濂的敘述,趙孟頫早歲臨摹宋高宗的書法,中年後師法鍾繇與 王羲之、獻之父子,晚年又學李邕的筆法。由這段歷程來看,他早年仍囿於時代而不脫宋人的範圍,直到中年以後,才上溯鍾、王,得晉人的法度。晚年則已由復古逐漸融會貫通,力求新面目,參用李邕的筆法,不再拘泥鍾、王古法而力求改變的明顯徵兆。但由於他的筆法精熟,所以後人對他的批評也集中在「圓熟」上面─批評他的字「姿媚」、「時有俗筆」。但他在書法史上由變古而復古的關鍵地位,卻是無庸置疑的。 集文學與藝術於一身趙孟頫在藝術上堪稱全才,擅詩文,...
逼人咄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變為成語,用來形容言詞凌厲,氣勢迫人。(二)晉朝女書法家衛鑠在〈與釋某書〉中提到,她有一位弟子叫王羲之,楷書已得到她的真傳,寫出來的字咄咄逼人,而且筆勢流利精妙,字體強勁有力而秀美,能力足夠到尚書館擔任書寫的工作。此處「咄咄逼人」一語用來形容文字的氣勢逼近或超越她自己的作品,令人敬畏。
絲竹管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琴瑟與簫管等。泛指樂器。晉.王羲之〈三月三日蘭亭集序〉:「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群音類選.官腔類.卷一一.竊符記.平原慶壽》:「誦詩人受祿於天,列絲竹管絃,任歌風舞佾傳仙膳。」
殿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太子及諸王的尊稱。晉.王羲之〈與會稽王牋〉:「殿下德冠宇內,以公室輔朝,最可直道行之。」南朝齊.丘遲〈與陳伯之書〉:「中軍臨川殿下,明德茂親,總茲戎重,弔民洛汭,伐罪秦中。」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