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61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磁通量密度單位。
羅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湖泊名。又名大鬼湖。是魯凱族語「河泥」的意思。隸屬高雄市茂林區。位於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三縣交界點,在中央山脈南段山區,由三個湖泊串連組成,海拔在六百廿公尺至二千七百卅五公尺,是天然高山湖泊,屬於沼澤地,為一特殊之生態系,是和小鬼湖一樣,都是魯凱族的聖湖,有著許多古老且美麗的傳說。
塔契夫,利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美國芭蕾伶娜,原名貝蒂.麗.塔契夫(Betty Marie Tallchief),她生於奧克拉荷馬州的費爾發斯(Fairfax),據說父母是印地安人,而她是奧薩吉(Osage tribe)部落第一個職業婦女。她的妹妹喬麗(Marjorie)也是名芭蕾舞者,她們在洛杉磯長大,隨伯妮絲拉娃.尼金斯卡(Bronislava Nijinska)及艾內斯特.貝榭(Ernest Belcher)學舞,並且在兩位恩師的舞作中演出。被公認為最優秀的芭蕾伶娜,她的優異技巧,加上舞蹈演員之身,雖然在美國發展,卻成為1940年代早期蒙地卡羅俄國芭蕾舞團(the Ballet Russe de Monte ...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P.W.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女伯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兩幕五景舞劇。塞莉特(Fanny Cerrito, 1817-1909)編舞,加布里耶里(Nicolo Gabrielli)作曲,高替耶(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及塞莉特共同編劇,盧貝(Rubé)與諾勞(Nolau)舞台設計,羅米耶(Lormier)服裝設計,1854年5月31日首演於巴黎歌劇院(L´Opéra de Paris)。故事內容:十七世紀義大利南部,女伯爵捷(Gemma)一邊籌備著豪華的舞會,一邊思念著愛人畫家馬西莫(Massimo);此時浪蕩風流,擁有魔法,迷戀捷的克洛斯(Santa Croce)侯爵突然出現,強迫她接受他的追求,可惜郎...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Riccardo Mezzanotte Ed.《The Simon and Schuster Book of the Ballet》1979、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Lincoln Kirstein《Four Centuries of Ballet》1984.
塔伊歐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義大利芭蕾舞者和編舞家,法國浪漫時期頂尖的芭蕾伶娜,她生於瑞典的斯德哥爾摩,父親菲利浦.塔伊歐尼(Filippo)為其啟蒙老師,也曾受教於尚-方沙.古隆(Jean-Francois Coulon),她的獨特表演風格堪稱罕見。雖然她既非浪漫時期第一個,也並非最早的靈妙代表,但是她的力與美可以說是浪漫女芭蕾舞者具體化的化身。1822年她在其父掌舵的維也納卡特內特(Karntnerthor theater)劇院首次獻藝,演出父親所編的《在特西珂麗皇宮接待一位妙齡仙女》(La Réception d´une jeune nymphe à la Cour de Terpsichore)。同台演出的...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託馬諾娃,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俄裔美籍舞蹈家、演員,據說她父母在俄國大革命時逃難到西歐,而她就在前往西歐途中的火車上出生,接著父母落腳巴黎,她五歲就開始隨奧勒嘉.佩歐布拉珍斯卡(Olga Preobrajenska)學舞,七歲在托嘉得郝一次義演中首次獻藝。1929年3月在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伊望.法蘭克(Yvonne Franck)所編的《珍娜的扇子》(L´Eventail de Jeanne)舞劇中演出,獲得相當的好評,三年後,有一天佩歐布拉珍斯卡特別邀請喬治.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來教課,他發覺到這個充滿天份的塔拉,立刻聘她到俄國蒙地卡羅芭蕾舞團(the Ballet...
Marie-Françoise Christout《Le Ballet Occidental, naissance et métamorphoses ⅩⅥe-ⅩⅩe siècles》1995、Martha Bremser《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Anatole Chujoy & P. W. Manchester《The Dance Encyclopedia》1967、Barbara Noami & Cohen-Stratyner《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Dance》1982.
哈拉吉,比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印度人,他是當代北印度古典舞《卡達舞》(kathak)最知名的代表人物。生於著名的舞蹈世家,並且於新德里(New Delhi)的卡達克舞蹈學校(Kathak Kendra)教授《卡達舞》。他多次在學院舞蹈表演中領銜主演,如《Knmara Sambhaba》,主題取自濕婆傳奇;以及《Malti Madhav》,一齣眾所皆知的梵文戲劇。
《The Dance in India》.
麗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墨西哥赤瓦瓦山脈(Chihuahua)的塔拉胡馬拉(Tarahumara)印第安人的一種儀式舞蹈,常和別的舞一起演出,祈求風調雨順、穀物豐收和六畜興旺。他們相信舞蹈是由大自然之動物教給祖先的 ── 神奇的自然生物會幫助印第安人獲得生命所需;這跟族人所遵循的《如圖佈里》〔見Rutuburi〕密不可分。《優麗舞》在日出前不久便開始,並且持續好幾個小時,有時達一整天;據說原本是由麋鹿所傳授。舞伴隨著巫師(Saweame)的吟頌,他點名動物,祈求動物的幫助,雖然是由男人和女人表演,但兩性分開,男的移動到巫師左邊,女的移動到巫師右邊。《優麗舞》並不是模仿動物的動作,而是一種正式的舞,分成兩群前進和後...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為雲南少數民族之祭儀,即祭寨神;凡是村寨都有寨神林為寨神的住所,並視寨神為村社中最大的保護神,每年農曆十一月或二月間舉行祭祀,主持大典者需通過神判確定為主祭人,他是神意志的代表人,神與人之間的媒介,稱為「咪谷」或「普司」一至三年改選一次,其他備條件是兒女雙全,妻子健在,也沒有受過傷者,方可成為主祭人。在祭神當月,不得參加喪事、忌吃死的牛馬等,寨神祭一般選屬牛或龍日進行,一大早,家家踩糯米粑,每家需做一個大粑粑,再做一個小粑粑放在大粑粑上面,用拖盤端著朝寨神樹的方向祭獻。中午,在「咪谷」帶領下,趕著豬、提著鴨、抬著鍋盆等到寨神林中祭祀。先把豬鴨放在中間,象徵性地給予「淨身」,再行活祭,「咪...
它契那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舞名。在墨西哥一種中世紀西班牙的舞蹈形式,惟在引進墨西哥之前,其西班牙形式已遭極多改變。原始的西班牙形式被定義為:玩笑、丑角、屠夫、怪誕可笑之舞、戴面具舞者。在新墨西哥相當活躍,在歐洲反而已廢存。最早此舞為新年節慶之用,現在則和聖誕節連結,在早上下午各公開表演一次。舞蹈領導者叫馬男卡(Mananca),穿著反傳統的服裝,其舞伴為一男生扮成的小女孩叫馬林奇〔見Malinche〕。戴禮冠的男舞者開始和馬男卡跳舞,其他人面對面排成兩行,另一端坐著音樂師,彈著小提琴或偶而配上吉他。最後公牛出現,和一老人打鬥,當公牛被殺,所有的舞者全跪下。馬林奇穿著白色結婚禮服,在兩行中上下移動。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