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割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俗有自割股肉,以供君親食用,古人認為是大忠大孝的表現。如:「割股療親」。《儒林外史》第二四回:「這果然也胡說極了,醫家有割股之心。」
驢脣馬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胡說、瞎扯。《景德傳燈錄.卷一九.韶州雲門文偃禪師》:「若是一般掠虛漢,食人涎唾,記得一堆一擔𣜂𣜂,到處馳騁驢脣馬嘴,誇我解問十轉五轉話。」
冒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冒充認取。《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這裡哨子每極多,大分是我每有些家私,假裝做劉安住來冒認。」《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這話胡說!天下那裡有個冒認父親的!」
放屁辣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胡說八道。《水滸傳》第二一回:「外人見押司在這裡,多少乾熱的不怯氣,胡言亂語,放屁辣臊。」
嚼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評、胡說。《紅樓夢》第七二回:「如今裡裡外外、上上下下,背著嚼說我的不少,就差你來說了。」
捉班做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越粧模越作勢,盡場兒調刺。」意思是說:「虧你是個光明磊落的好漢,竟讓那個小人如此故作姿態,若有其事地胡說八道,顛倒是非!」戲文中的「那廝」是指柳胡,他懷疑孫家兄弟殺了人,故意大聲嚷嚷著要告官,目的是希望他們花錢消災,而他可以從中獲利。由於自以為捉住了孫家兄弟的把柄,所以柳胡氣焰囂張,「粧模作勢」地故意擺出高姿態以恫嚇對方。後來「裝腔作勢」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故意裝出某種腔調或姿態。
胡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北方人稱畜類嘔吐為「唚」。胡唚,隨便用髒話傷人。《程乙本紅樓夢》第七回:「少胡說!那是醉漢嘴裡胡唚。」
堂屋裡掛草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不是話。話音諧「畫」。堂屋裡本當掛畫,今掛草薦,所以說不是畫。用來罵人胡說八道。《儒林外史》第五四回:「瞎子聽了半天,聽他兩人說的都是堂屋裡掛草薦──不是話,也就不扯勸,慢慢的摸著回去了。」
打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重的揍、打。如:「你再胡說,小心我打爛你的嘴。」
咬舌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信口胡說、搬弄是非。《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我沒說嗎?我說話不會咬舌頭,這也是在親家你家,他們底下夥伴兒們沒個吊猴的。」也作「咬舌根」、「咬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