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9.80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無可奈何的意思。元末朱元璋採納劉伯溫之言,令軍民「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全軍上下,都以積糧為第一大事,視糧為寶。所以只要天氣一有變化,就把糧食解送營倉儲存。人云:「天要落雨,糧要解營」。後輾轉流傳,訛誤作「天要落雨,娘要嫁人」。
津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辦理喪事。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八.恩霈軍民》:「軍妻老幼,月支贍家米糧,隨軍日支券糧,功成則轉資給犒,如陣亡,官給津送。」《水滸傳》第二一回:「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時疫死了,這閻婆無錢津送,停屍在家,沒做道理處。」
石砫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名。位於四川省,鄰接湖北省。漢時為蠻族所併吞。宋置石砫安撫司,元初置石砫軍民府,蓋以石潼關及砫蒲關而命名。民國四十八年,大陸地區改稱為「石砫縣」。農產以稻、玉米、小麥、甘薯、油桐等為主。
乩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乩童在求神扶乩時所設的神壇。《紅樓夢》第四回:「老爺只說善能扶鸞請仙,堂上設了乩壇,令軍民人等只管來看。」
欣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歡欣鼓舞到了極點。南朝陳.徐陵〈武皇帝作相時與嶺南酋豪書〉:「年號武平,國即清晏,君之聞此,寧不欣躍?」《三國演義》第八○回:「大赦天下,兩川軍民,無不欣躍。」
昏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破舊的紙幣。元.劉時中〈端正好.眾生靈套〉:「賣麵處兩般裝,昏鈔早先除了四兩。」《明史.卷八一.食貨志五》:「以鈔用久昏爛,立倒鈔法,令所在置行用庫,許軍民商賈以昏鈔納庫易新鈔。」
納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贖刑。凡軍民犯罪及生員以上犯輕罪的人,准許其納金贖罪。《清史稿.卷一四三.刑法志二》:「贖刑有三:一曰納贖,無力照律決配,有力照例納贖。」《醒世姻緣傳》第一七回:「告狀訴狀,手本呈詞,無一不為刮金之具;原告被告,干證牽連,有則盡為納贖之人。」
交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同陷入困境。如:「時局艱難,上下交困。」《明史.卷一六二.劉球列傳》:「況南方水旱相仍,軍民交困。若復動眾,紛擾為憂。」
兌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與軍相互兌換運輸。《明史.卷七九.食貨志三》:「江南民運糧諸倉,往返幾一年,誤農業。令民運至淮安、瓜洲,兌與衛所。官軍運載至北,給與路費耗米,則軍民兩便。是為兌運。」清.徐珂《清稗類鈔.植物類.京師米》:「自創設漕運以來,國家歲糜千萬之款,設官置局,輾轉兌運,輸入京倉,以為天庾正供,京曹祿俸,皆仰給於此。」
麓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名:(1)位居雲南。元時納入版圖,置麓川路軍民總管府。明洪武十七年(西元1384),置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後改稱隴川宣撫司,置司於隴川之地。(2)明朝麓川平緬軍民宣慰使司所駐地。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