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3.77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深的仇恨。見「不共戴天」條。01.《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申公借兵失策,開門揖盜,使其焚燒宮闕,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不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認識。《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孔融不識其人,不敢開門。」《老殘遊記》第一九回:「卻叫許明不須同往,都到村相遇,作為不識的樣子。」
應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門應對訪客。[例]門鈴響了,快去應門!
橫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平躺。如:「他開門一看,赫然發現一個醉漢,橫臥在地板上。」
筲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淘米用的竹器,亦用作盛飯器具。《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門口,只見一個小兒開門出來,手裡拿了一個筲箕出來買米。」也作「䈰箕」、「䈾箕」。
公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官署。《三國演義》第二四回:「即便開門相迎,接入公廨,細問其故。」
柴米油鹽醬醋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常生活必備的七樣東西。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一六.鮝鋪》:「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一折:「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也稱為「開門七件事」。
爝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炬、火把。《莊子.逍遙遊》:「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淮南子.道應》:「桓公郊迎客,夜開門,辟任車,爝火甚盛,從者甚眾。」
行腳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雲遊四方尋師求法的出家人。宋.陸游〈雙流旅舍〉詩三首之一:「開門拂榻便酣寢,我是江南行腳僧。」《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穿了黑衣,做個行腳僧打扮,辭了親屬出家訪道。」
怨聲滿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到處充滿了怨恨的聲音。形容群眾普遍怨恨、不滿。《後漢書.卷六三.李固傳》:「開門受賂,署用非次,天下紛然,怨聲滿道。」也作「載道怨聲」、「怨聲載道」、「怨聲載路」、「怨聲盈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