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化日光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之日促以短,故其民困務而力不足。」意思是說在政治清明、有教化的國家,人民的生活過得安閒舒適,所以有餘力的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沒有教化的亂國,人民的生活過得緊張急迫,人民忙於勞務而沒有足夠的力氣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這裡的「化國」在《潛夫論》中本作「治國」,唐人避高宗李治諱改。後來這兩個詞語被合成「光天化日」本指政治清明,承平無事的時代。《儒林外史》第一九回:「廣放私債,毒害良民,無所不為。如此惡棍,豈可一刻容留於光天化日之下!」後亦用「光天化日」指在大白天裡,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場合。如《西遊記》第三回:「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涇渭不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製的捕魚器具。 (8) 我躬不閱:我尚且不能自容。躬,自身。閱,容納。 (9) 遑恤我後:沒有餘力再去憂慮我後代的子孫。遑,何、怎能。
自固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自顧不暇」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劉聰是東晉十六國時匈奴漢國開創者劉淵的第四子,劉淵死後自立為帝。隔年攻陷洛陽,擄晉懷帝司馬熾,繼而殺之。後又攻陷長安,擄晉湣帝司馬鄴。當時晉朝大將軍趙固攻河東,揚言要活捉劉聰的兒子劉粲,以贖回晉湣帝。晉軍企圖偷渡洛水和汭水,襲擊劉粲的部隊,劉粲的部下王翼光發現後,馬上報告劉粲。但劉粲太過輕敵,認為趙固連堅守都忙不過來,哪裡還能渡河偷襲?沒想到當夜,晉軍就渡河襲敗了劉粲的軍隊。後來「自顧不暇」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再管別的事情。
南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亡後,其殘餘力量南移,先後在中國南方建立的政權。其間歷經福、魯、唐、桂諸王,及鄭氏三代經營臺灣,至清聖祖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滅鄭為止,這一段奉明為正朔的歷史,史稱為「南明」。
未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而國失固。芒主通人情以質疑,故臣下無信,盡自治其事,則事多。多則昏,昏則緩急俱植,不,則見所不善。餘力自失而罰,故主虞而安,吏肅而嚴,民樸而親。官無邪吏,朝無姦臣,下無侵爭,世無刑民,故一人之治亂在其心,一國之存亡在其主。天下得失,道一人出。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論語.子路》。 (2) 惠王:本文所提「七主」,唯獨此處作「王」,疑為「主」之誤。 (3) 振主:擅作威福的暴君。 (4) 錯:通「措」,安置。 (5) :通「悟」,覺悟。〔參考資料〕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
化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然造化而成。唐.元稹〈春蟬〉詩:「作詩憐化工,不遣春蟬生。」宋.蘇軾〈浣溪沙.慚愧今年二麥豐〉詞:「千畦細浪舞晴空,化工餘力染夭紅。」
富而好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有而且樂於捐獻。如:「他是鎮上富而好施的大善人,對於造橋修路一向當仁不讓、不遺餘力。」
自救不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身難保,沒有餘力幫助他人。宋.楊億〈議靈州事宜狀〉:「百雉危城,千里懸隔,自救不暇,豈及於它?」也作「自顧不暇」。
李登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李登輝(1873~1947),字騰飛,福建省廈門縣人。幼年原僑居馬來西亞,後遷居美國,故自小學以至大學畢業,皆受美國之教育,大學畢業於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一九○五年,馬相伯率學生脫離上海震旦學院,創設復旦公學,自任校長。李氏返國,應聘任復旦公學教授兼教務長,他仿效美國最完備的高等學府,訂定了該校的教務規程。民國成立後,繼馬相伯任復旦公學校長。一九一七年,復旦公學改制為復旦大學,設文、理、法、商四學院。由於原校地狹小,乃積極覓尋新校地,規劃新的學校建築,並親赴南洋僑界募捐。一九二○年,返國後,即在江灣新校地動土興建新的學校建築。一九二四年,再前往南洋募捐。次年歸國,繼...
涇渭自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竹製的捕魚器具。 (8) 我躬不閱:我尚且不能自容。躬,自身。閱,容納。 (9) 遑恤我後:沒有餘力再去憂慮我後代的子孫。遑,何、怎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