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羵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說中土中的怪羊,雌雄不分。《國語.魯語下》:「水之怪曰龍、罔象,土之怪曰羵羊。」唐.楊烱〈遂州長江縣先聖孔子廟堂碑〉:「季子羵羊之井,推水石之禎祥。」
還珠合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孟嘗:字伯周,東漢會稽人。策孝廉,舉茂才。任徐縣令,遷合浦太守。後因病去官,隱處窮澤,身自耕佣。帝時屢被荐舉,終不用。 (2) 合浦:漢代郡名。位於廣東省湛江市西北,瀕廉江東岸,南臨東京灣,沿海古產珠。 (3) 太守:職官名。秦設郡守,管理一郡政事,秩二千石。漢景帝時更名太守。 (4) 易:交換。 (5) 二千石:漢代內自九卿、郎將,外至太守、尉,俸祿皆為二千石。此指之前的太守。 (6) 貪穢:貪汙。穢,音ㄏㄨㄟˋ。 (7) 自入:將財產據為己有。 (8) 徙去:遷移至他處。 (9) 盈路:遍地都是。 (10) 行化:推行教化。〔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後漢書.卷七六.循...
肥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牲畜肥大壯碩。《左傳.公六年》:「吾牲牷肥腯,粢盛豐備,何則不信。」
繼絕存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使瀕臨斷絕、滅亡者繼續存在。《公羊傳.僖公十七年》:「公嘗有繼絕存亡之功,故君子為之諱也。」明.梁辰魚《浣紗記》第八齣:「況我繼絕存亡,諸侯盡瞻吳德。」也作「繼絕興亡」、「存亡繼絕」。
道不由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莊公得知後,前往質問,周平王懾於莊公的氣勢,只好趕緊否認,並且與鄭國交換人質以示誠信。但平王死後,王繼位,便真地將政權移轉到虢公手裡。鄭莊公大為憤怒,於是強奪了周朝兩座城池所收成的作物以示報復。周、鄭兩國從此交惡。史家對這件事的評論是:如果承諾不是發自於內心,即使強留人質作為抵押,仍然無法保證彼此能信守約定。但如果行事能秉持忠恕之道,遵循禮法,即使沒有任何抵押物,也不會破壞盟約。後來「言不由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言詞與心意相違背,今則多泛指心口不一,虛應敷衍。
釁發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倚馬雄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禍興蕭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離析」。 (4) 干戈:比喻兵事、戰亂。 (5) 季孫:春秋時魯國大夫世家,與孟孫、叔孫並稱「三」,掌握魯國實權。 (6) 顓臾:魯國境內一附庸國,故城在今山東省蒙陰縣西北。顓,音ㄓㄨㄢ。 (7) 蕭牆:蕭,肅敬。牆,指屏風。古代君臣相見的禮節,到屏風之處而更加肅敬。故以蕭牆比喻內部或至近之地。
賤斂貴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廉價買進,高價賣出。唐.韓愈〈曹成王碑〉:「王始政於溫,終政於襄,平物估,賤斂貴出。」也作「賤斂貴發」。
虛張形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少與關羽俱事劉備,號萬人敵。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劉備伐吳,飛率兵會合,出兵前為部下所殺。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