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44.23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門納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時吳主孫權之兄。父堅戰死,策整軍渡江,所向皆破,遂定江東之地,後中箭傷重而卒。權稱帝後,追諡長沙王。薨,音ㄏㄨㄥ,古代諸侯或大官死亡稱為「薨」。 (2) 權:孫權(西元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人。繼兄策之後,據有江東,與漢、魏對峙,成三分之業,後稱帝建業,國號吳,在位三十一年。卒諡大皇帝,簡稱為「大皇」。世稱吳大帝。 (3) 長史:職官名。漢代丞相和將軍皆設有長史官,相當於現在的祕書長或幕僚長。 (4) 孝廉:指孫權。漢時有薦舉「善事父母,為人清潔有廉隅者」為官的制度,稱為「舉孝廉」,「孝廉」的地位相當於明清時代的「舉人」,孫權十五歲時,曾獲薦舉,因此張昭稱他為孝廉。 ...
記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超人的記憶力。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襄陽羅友,為人有記功。從宣武平蜀,按行蜀城闕觀宇,內外道陌廣狹,種植果竹多少,皆默記之。後宣武漂洲與簡文集,友亦預焉。共道蜀中事,亦有所遺忘,友皆名列,曾無錯漏。」
才高倚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倚馬可待」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東晉時的袁虎頗富文才。晉廢帝太和四年,大將軍溫領兵北伐鮮卑,急須草擬一篇告示,他就命令隨行的袁虎倚在戰馬前立即起草。不一會兒,袁虎就寫滿了七張紙,而且寫得文情並茂。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記有此事。後來這故事被濃縮成「倚馬可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文思敏捷,寫作迅速。其實在袁虎之前,另有一位文思敏捷、「倚馬可待」的阮瑀。他是建安七子之一,曾經擔任曹操的的書記官。《魏志》載漢獻帝建安七年,韓遂在隴地一帶作亂,曹操準備帶兵征討,大軍出發之際,他突然覺得應該要先有封檄文投往敵營,於是將這項任務交給阮瑀。阮瑀騎在馬上,只花一會兒工夫就完成了。曹操接過...
情親意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情投意合」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馮衍〈與陰就書〉(據《後漢書.卷二八上.譚馮衍列傳.馮衍》李賢注引)衍聞神龍驤首1>,幽雲景蒸,明聖修德,志士思名。是以意同情合,聲比2>(則)〔相〕應也。伏見君侯忠孝之性,慈仁殷勤,論議周密,思慮深遠。顧以微賤,數蒙聖恩,被侯大惠。衍年老被病,恐一旦無祿,命先犬馬,懷抱不報,齎恨入冥,思剖肝膽,有以塞責。方今天下安定,四海咸服,蒙恩更生之臣,無所效其死力。側聞東平、山陽王壯當之國,擇除官屬,衍不自量,願侯白以衍備門衛。 〔注解〕 (1) 驤首:抬頭,比喻意氣軒昂。驤,音ㄒ|ㄤ,仰起。 (2) 比:音ㄅ|ˋ,和諧。
鳳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揚威。漢.寬《鹽鐵論.國病》:「高皇帝龍飛鳳舉於宋楚之間,山東子弟,蕭曹樊酈滕灌之屬為輔。」
小枉大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小地方忍受委屈,但於大處正直無曲。漢.寬《鹽鐵論.論儒》:「小枉大直,君子為之。」
得婿如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得到滿意、理想的女婿。宋.葉廷珪《海錄碎事.卷七上.聖賢人事部.女婿門.得婿如龍》:「後漢李膺、黃憲俱娶太尉焉女,時人謂叔元兩女俱乘龍,言得婿如龍。」
引經據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則是排第一位,有「荀氏八龍,慈明無雙」的評贊。荀爽自幼聰明好學,十二歲時便能通曉《春秋》、《論語》。帝時,太常趙典薦舉荀爽至孝,拜為郎中。後來為了躲避黨錮之禍,荀爽隱居漢水濱十餘年,專事著述,著有《禮》、《易傳》、《詩傳》、《尚書正經》、《春秋條例》、《漢語》、《新書》等書,而有碩儒之稱。黨錮解除之後,司空袁逢薦舉荀爽為官,但荀爽未就職。當時社會動亂,禮教崩壞,人們通常不為妻子服喪,或在為父母服喪期間仍到別人家中弔問喪疾,或者私自為死去的長輩加封諡號,這些行為都是違反禮節的。荀爽便引用典籍裡的記載,來糾正時人錯誤的禮教觀念,雖然沒有完全改變當時人的習俗,也收到了很不錯的效果。後來「引經據典」...
畢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擬聲詞。形容禽類尾部擺動或鼓翅的聲音。《續漢書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為吏,子為徒。』」宋.劉宰〈野犬行〉:「犬餓得食聲咿嗚,烏驅不去尾畢逋。」也作「腷膊」。
裹尸馬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應該退休,好好在家安享天年,不要再奔波沙場。但是馬援拒絕了,並且很豪邁地說:「現在北方還有匈奴、烏為患,我正要去肅清他們。身為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死在沙場上,用馬革裹著屍體送回來埋葬,怎麼可以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手中呢?」平定了匈奴、烏之後,馬援又前往貴州作戰。當地氣候炎熱,環境惡劣,許多士兵都得了傳染病死去,這位老將軍也身染重疾。但他仍堅持守在前線,不肯離開,最後終於實現了他戰死疆場、馬革裹屍的壯志。後來「馬革裹屍」被用來比喻英勇作戰,效命沙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