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氛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疫厲、禍害。《文選.劉琨.進表》:「永嘉之際,氛厲彌昏。」
鐵板註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確實的注釋。《通俗常言疏證.文事.鐵板註腳》引陳裕門評《呂語集粹》:「『善規過』四字,此是友字鐵板註腳。」
酩子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然的。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他酩子裡丟抹娘一句,怎人模人樣,做出這等不君子,待何如?」元.蕭德祥《殺狗夫》第二折:「他酩子裡紐回胭頸,沒揣的轉過身體。」
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人生際遇得失無常,寧可由窮變富,也不要由富變窮。人謹守已得,以免得而復失。《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俗語兩句話說得好:『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專為貧賤之人,一朝變泰,得了富貴,苦盡甜來,滋味深長。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猢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二刻拍案驚奇》卷三六:「只勾有兩年光景,把一個大財主,仍舊弄做個漁翁身分,一些也沒有了。俗語說得好:『寧可無了有,不可有了無。』」
百計千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府,遷湖北安撫使。諡忠肅。在朝言事,善惡是非,辨析甚嚴。他的〈論小人疑間兩宮乞車駕過宮面質疏〉,即是諫君王應以古代聖君為榜樣,當朝中小人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想要蒙蔽聖上的時候,不要輕易聽信讒言。他批評朝中奸佞小人「千方百計誤陛下之聽」,使皇上無法省察群臣的諫言。「千方百計」這句成語可能出於此,就用來形容費盡心機,想盡一切辦法、計謀。
奉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呈奏表。《文選.劉琨.進表》:「臣等奉表使還,仍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復沉虜庭。」《文選.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謹奉表以聞,臣雲誠惶以下。」
匿跡銷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藏匿而不露蹤跡。《官場現形記》第二八回:「黑八哥一干人,也他,叫他暫時匿跡銷聲,等避過風頭,再作道理。」也作「銷聲匿跡」。
法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雍州萬年縣人。為華嚴宗初祖。十八歲出家,從因聖寺僧珍禪師(又稱魏禪師)修習禪法。並在慶州、清河、驪山、三原、武功等地傳法,人唸阿彌陀佛,讀誦《華嚴經》。唐貞觀十四年圓寂。關於法順與華嚴宗的關係,除了倡導《華嚴經》外,相傳華嚴宗的要籍《華嚴法界觀門》、《華嚴五教止觀》為其所作,但這說法頗多問題。真正確立法順為華嚴宗初祖地位的,恐怕是因為其弟子智儼對華嚴思想的創見,而被後人推尊。
教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宗教的派別。如:「各教派雖然教義有所不同,但人向善的目標卻是相同的。」
非有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代東方朔〈非有先生論〉一文中所捏造的人物。文中非有先生為官於吳國,三年之間默然無言,吳王問他,他趁機用歷史上許多諫諍遇禍的故事來啟發吳王,諭帝王應虛心納諫,實行明王聖主之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