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3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事無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事無成」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詩人白居易和元稹是好朋友,經常詩文往返,聯絡感情。這首〈除夜寄微之〉詩,就是白居易寄給元稹的一首詩。詩中,白居易在除夕團圓的夜晚,感起自己年紀老大,兩旁鬢髮在不知不覺間變得斑白細長,卻連一件事沒做成,令他十分難於承受。「一事無成」從此常被引用,或指一件事也沒做成,或指事業毫無成就。
牛山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齊景公登牛山,北臨國城,而感年華不能長久,人終有一死的故事。典出《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比喻不知滿足,自尋煩惱。晉.陸機〈齊謳行〉:「鄙哉牛山歎,未及至人情。」
同歸於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同歸於盡」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獨孤及(西元725∼777),字至之,河南洛陽人,唐代散文家。獨孤及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以儒家典籍為治學方向,長於議論,強調立範誡世,不以詞藻華麗取勝。在〈祭吏部元郎中文〉中,獨孤及悼念猝逝的友人,舉了彭祖與殤子為例。相傳彭祖活了八百歲,殤子則是未成年而死之人,兩人活著的時間雖然差距甚大,最後卻都必須歸於死亡。因此在通達生命的智者看來,死亡不過是人生必經的過程,不需要為此感到息。後來「同歸於盡」演變為成語,用來指一同毀滅或死亡。
海覆天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往胡地,將蔡琰贖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異於故鄉的風土民情,不禁感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故,就像天地整個翻覆過來一般。後來「天翻地覆」就用來形容巨大地改變原有的情狀。
骨如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骨瘦如柴」之典源,提供參考。 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講經文》(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二》引)纔聞居士病榮(縈)身,凡是有靈皆怪訝,病臥只居方丈內,飢羸起坐甚艱難。國王王子盡奔波,居士宰官咸禮覲,一切天人皆到會,果然見一病維摩。多將湯藥問因依,大照國師尋斬候,雖即(至心)申體察,莫知來處辯其因。謝諸人者賜相哀,四大元知有此災,舊日神情威似虎,今來體骨瘦如柴。深貴汝,倍憂懷,我此身形自裁,因有如斯縈病故,廣陳妙法唱將來。
大事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偉大的功業。《文明小史》第二五回:「當他做奴隸的時候,所有的想頭,不過求免笞辱,簡直沒有做大事業的志向,豈不可?」
走頭沒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走投無路」之典源,提供參考。 ※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無路,知他這沙門島是何處酆都1>。長吁2>,氣結成雲霧。行行裡著車轍把腿陷住,可又早閃了胯骨,怎當這頭直上急簌簌雨打,腳底下滑擦擦泥淤。 〔注解〕 (1) 酆都:俗傳為冥府所在,今四川省有酆都縣。 (2) 吁:音ㄒㄩ,息。
好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一個,表示讚的語氣。《紅樓夢》第一七、一八回:「如今莫若『杏帘在望』四字。眾人都道:『好個「在望」。又暗合「杏花村」之意。』」
阿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詞,表驚訝或哀。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折:「阿也!是敢大較些去也。」《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一:「阿也!不消如此。」
醉如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醉酒而身體癱軟無力。形容大醉的樣子。宋.歐陽修〈浣溪沙.十載相逢酒一卮〉詞:「宦途離合信難期,尊前莫惜醉如泥。」元.湯式〈集賢賓.倚龍泉數聲長息套.尾聲〉:「風流似黨進,終日醉如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