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6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比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差役在定期內拘捕人犯。卯,官府差役於卯時依所登錄名冊點名,登錄的名冊即稱為「卯簿」。比卯指百姓如有欠錢糧或緝捕賊時,便按卯簿派遣差役限期催繳或捉拿,如果限期內無法收繳或捉拿到案,便要拘衙受刑。《豆棚閑話.第三則》:「或有說錢糧拖欠,即刻去比卯救家屬的。」也作「批較」。
誅一警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懲罰或殺掉一人以警戒眾人。宋.蘇軾〈論河北京東賊狀〉:「其間凶殘之黨,樂禍不悛,則須敕法以峻刑,誅一以警百。」
剽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奪掠取。《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往者南山賊阻山橫行,剽劫良民,殺奉法吏,道路不通,城門至以警戒。」
迭見雜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層出不窮。《明史.卷一八八.劉𦶜傳》:「今民窮財殫,府藏虛罄,水旱賊、星象草木之變迭見雜出,萬一禍生不測,國無老成,誰與共事,不可三也。」
螟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螟蛾的幼蟲。專棲息於稻葉腋或莖中,蛀食稻莖,為常見的害蟲。《漢書.卷七五.京房傳》:「水旱螟蟲,民人飢疫,賊不禁,刑人滿市。」
塞源端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重,死刑人數過多;輕者太輕,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之下,無法遏止輕犯者作惡,官吏又每每以斬大建立威信,結果社會依然混亂。原因除了禮樂教養的缺乏外,就是刑法制定不當的後果。所以班固認為必須要從源頭開始清理、從根本開始整頓,也就是從檢討刑法制度做起,修改不當的法令,重新衡量罰則的輕重,才能使社會達到真正的安定,人民有安樂的生活。後來「正本清源」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澈底改革以解決問題。出現「正本清源」的書證如《晉書.卷三.武帝紀》:「思與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於置胤樹嫡,非所先務。」
投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酒投入河中,與士兵共飲。比喻與士兵同甘共苦。《幼學瓊林.卷三.飲食類》:「畢卓為吏部而酒,逸興太豪。越王愛士卒而投醪,戰氣百倍。」
瞞人眼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人耳目。《初刻拍案驚奇》卷八:「江行防,假意貨苧麻,暗藏在捆內,瞞人眼目的。」
戴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側目,眼睛不轉地仰視。表示暗懷異志。《漢書.卷五一.賈山傳》:「貴為天子,富有天下,賦斂重數,百姓任罷,赭衣半道,群滿山,使天下之人戴目而視,傾耳而聽。」
赫斯之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謂盛怒。語本《詩經.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後指帝王的怒氣。《舊唐書.卷一○三.郭虔瓘傳》:「縱鼠竊狗,有戍卒鎮兵,足宣式遏之威,非降赫斯之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