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1.3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壽陵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像井底之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所以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也只能學得皮毛。因此公孫龍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到了最後不但不能學得莊子的學問,反而喪失了自己原有的學問,就像戰國時燕國有位年輕人,因為羨慕趙國首都邯鄲人走路的姿態,所以前往學習。結果不但沒學成邯鄲人走路的美姿,連自己原來的步法都忘了,最後只有爬著回去。後來「邯鄲學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模仿不成,反而失去自我。
片言一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零碎、簡短的文字。唐.李邕〈兗州曲阜縣孔子廟碑〉:「片言一字,善懲惡,誘進後人,啟明先覺。」也作「片言隻字」、「片語隻辭」。
沒有什麼道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理,事物的原理。全句指毫無原理、意思。《文明小史》第三四回:「這部書沒有什麼道理,上海已有人譯過了,不久就要出書的,你不必做這買賣。」
面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情面、面子。元.尚仲賢《氣英布》第三折:「主公遣貧道引著眾將來陪待,君侯若不飲呵,是無主公的面分了。」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一折:「若不看解街坊面分,小後生從來火性緊,發狂言信口胡噴。」
酘一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酒過多,次日再小飲以求舒適。元.蕭德祥《殺狗夫》第二折:「昨日上墳處多吃了幾鍾酒,不自在,兩個兄弟,咱今日往謝家樓上,再置酒席與我酘一酘去來。」
提壺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鳥。因鳴叫聲似提壺蘆而得名。宋.王質〈林泉結契.山友辭〉:「提壺蘆,身麻斑,如鷂而小,嘴彎,聲清重,初稍緩,已乃大激烈。」宋.周紫芝〈禽言詩.提壺蘆〉:「提壺蘆,樹頭酒聲相呼,人沽酒無處沽。」也作「提壺」、「提葫蘆」。
寧買不值,不買吃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寧願把錢花在買貴一點的東西上,也不要把錢用在吃喝上。比喻人花錢要花得值得。如:「媽媽常常告誡我們:『寧買不值,不買吃食』,因為食物消化掉就什麼都沒有了。」
迷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被迷惑的靈魂。如:「如今他已是陷入情網中的迷魂,很難得醒。」
胡作亂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胡作非為」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胡作非為」原作「慣作非為」。張瓘(?∼西元950),五代時同州車渡村人,張承業姪子。張承業事後唐莊宗,甚得寵信,於是張瓘前去投靠他,亦受到莊宗重用,被任為麟州刺史。張承業治家甚嚴,有一個任磁州副使的姪子犯了殺人罪,他毫不包庇,立刻加以捕捉處死。張承業知道張瓘年少時曾誤入歧途,跟隨劉開道作賊,於是誡他:「你年輕的時候不顧法紀,任意妄為,今日必須痛改前非。如果你不肯改過向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後來「胡作非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不顧法紀或不講道理的任意妄為。
逃生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私生子。元.蕭德祥《殺狗夫》第一折:「哥哥,我又不是庶出逃生子,須是你同胞共乳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