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83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貨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新莽天鳳元年所鑄的錢幣。長二寸五分,廣一寸,首長八分有奇,廣八分,其圜好徑二分半,足枝長八分,間廣二分,其文右曰「貨」,左曰「布」,重二十五銖,直貨二十五。見《漢書.卷二四.食貨志下》。
設心積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前701),名寤生,春秋時鄭國國君。性忌刻,因弟段與母武姜圖謀王位,故伐段,遷母於城潁,誓曰:不及黃不相見。在位四十三年,諡莊。 (2) 甚:勝、超過。
棄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廢井。比喻前功盡棄。《孟子.盡心上》:「掘井九軔,而不及,猶為棄井也。」
懷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俗姓杜,金川安康(今屬陝西)人。先是依荊州玉寺恆景律師出家,後到嵩山從慧安習禪,最後在韶州(今廣東韶關)六祖慧能處開悟。慧能圓寂後,住南嶽般若寺觀音臺,弘揚頓悟法門,開南嶽一系,世稱南嶽懷讓。弟子九人,以馬祖道一為上首。
郭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字淳夫,生卒年不詳,約在十一、二世紀間。北宋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工詩,善畫山水寒林,取法李成,獨步一時,後人將其與李成並稱為「李郭」。存世作品有〈早春〉、〈關山春雪〉、〈幽谷〉等圖。亦有《畫論》,兒子郭思纂其作品集為《林高致》。
豐城貫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晉代初年,吳地常有紫氣貫於斗牛間,因掘豐城獄,得龍、太阿兩把寶劍。見《晉書.卷三六.張華傳》。後乃借喻寶物或有才學的人若不發掘,即歸埋沒。明.陳與郊《文姬入塞》:「可不道埋沒了豐城貫斗才。」
提壺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鳥。因鳴叫聲似提壺蘆而得名。宋.王質〈林結契.山友辭〉:「提壺蘆,身麻斑,如鷂而小,嘴彎,聲清重,初稍緩,已乃大激烈。」宋.周紫芝〈禽言詩.提壺蘆〉:「提壺蘆,樹頭勸酒聲相呼,勸人沽酒無處沽。」也作「提壺」、「提葫蘆」。
省方觀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巡視四方,觀察民情風俗。《周書.卷三○.竇熾傳》:「得一睹誅翦鯨鯢,廓清寰宇,省方觀俗,登岳告成,然後魂歸壤,無復餘恨。」也作「省方觀民」、「省俗觀風」。
大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職官名。古代酒官之長。《禮記.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齊,麴糱必時,湛熾必絜,水必香,陶器必良,火齊必得。」
駢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多且密集排列的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滱水注》:「池之四周,居民駢比,填褊穢陋,而源不絕。」唐.張九齡〈荔枝賦〉:「皮龍鱗以駢比,膚玉英而含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