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94.90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檢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檢查、清查。《梁書.卷三.武帝本紀下》:「江子四等封事如上,尚書可時加檢括,於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詳啟,勿致淹緩。」《資治通鑑.卷二一二.唐紀二十八.玄宗開元九年》:「監察御史宇文融上言,天下戶口逃移,巧偽甚眾,請加檢括。」
老道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清代尊稱道級的行政首長。《土風錄.卷一七.老道長引菽園雜記》:「中堂尚書稱各道御史曰『老道長』,今督撫稱道憲亦曰『老道長』。」
首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揭示主旨。漢.王充《論衡.正說》:「夫春秋之有年也,猶尚書之有章。章以首義,年以紀事。」
今古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研究經學的兩大學派。秦朝時,始皇焚書,使許多經書亡佚。西漢初年,官方乃請遺老、長者口授經書,而以當時所使用的隸書記錄成書,稱為「今文」。後魯恭王壞孔子宅,於壁中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皆以古籀文書寫,稱為「古文」。又河間獻王亦稱其得古文經傳。當時經師多不信古文。東漢末,服虔、馬融、鄭玄皆尊習古文,古文經學遂昌盛。今所傳十三經注疏,多取古文學派之說;西漢今文學說,僅存《公羊傳》的何休注。
名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望的門第。《新唐書.卷一六三.柳公綽傳》:「東都仁和里裴尚書寬子孫眾盛,實為名閥。」
大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權利。《晉書.卷三八.宣五王列傳.梁王肜》:「我從兄為尚書令,不能啖大臠。」
楊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卒年不詳,與沈佺期為同時期人。曾在尚書省任職,後為給是中,善屬文。《全唐詩》卷一零四錄詩二首。事蹟可由沈佺期〈酬楊給事中連件贈台中〉詩一窺。
全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按其官職而給予應得的全部薪俸。《舊唐書.卷一○○.盧從愿傳》:「使迴,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書,聽致仕,給全祿。」
朴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質實而無文。唐.李綽《尚書故實》:「佛像本胡夷朴陋,人不生敬。今之藻繪雕刻,自戴顒始也。」
棄官歸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拋棄官職,回鄉種田。《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玄官至尚書。後因十常侍之亂,棄官歸田,居於徐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