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個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藝術作品的展會。[例]這位畫家的個展辦得非常成功,深獲各界好評。
太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號。即伏羲氏。《太平御.卷七八.皇王部.太昊庖犧氏》:「皇王世紀曰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蛇身人首,有聖德。」也作「太皞」。
康莊大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康莊大道」之典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七四.孟子荀卿列傳》自騶衍與齊之稷下先生,如淳于髡、慎到、環淵、接子、田駢、騶奭之徒,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干世主,豈可勝道哉!……於是齊王1>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為開第2>康莊之衢3>,高門大屋,尊寵之。天下諸侯賓客,言齊能致天下賢士也。 〔注解〕 (1) 齊王:指戰國時齊威王(?∼西元前320),繼承其父桓公的王位,在臨淄稷下設立學宮。 (2) 開第:開設府第。第,官員居住的高大屋宅。 (3) 康莊之衢:四通八達的大路。康,五達的的大路。莊,六達的大路。衢,音ㄑㄩˊ,四達的大路。
曝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晒書。《太平御.卷三一.時序部.七月七日》:「晉書曰:『……時七月七日,高祖方曝書。』」
翻天攪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誦之。〈胡笳十八拍〉是敘述漢末才女蔡琰陷胡的坎坷際遇。蔡琰,東漢陳留圉人,名儒蔡邕之女。幼承家學,博群籍,深諳音律。獻帝初平二年(西元191),被入侵的羌胡擄至北方,為南匈奴左賢王去卑脅迫成親,從此羈留胡地十二年,並育下二子。曹操當政後,念及與蔡邕的舊日情誼,遣使前往胡地,將蔡琰贖回。〈胡笳十八拍.第六拍〉中,描述蔡琰身居胡地,看到全然異於故鄉的風土民情,不禁感嘆發生在自己身上的變故,就像天地整個翻覆過來一般。後來「天翻地覆」就用來形容巨大地改變原有的情狀。
按甲不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名聲者美之。夫堯、舜者,一天下也,不能加毫末於是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呂氏春秋.恃君.召類》。 (2) 殷:富足、富裕。 (3) 案:同「安」,語助詞。 (4) 縱橫之事:合縱與連橫的事情。比喻外交之事。 (5) 偃然:停止、平息的樣子。偃,音|ㄢˇ。 (6) 案兵:亦作「按兵」,止兵不動。 (7) 相卒:相抵觸、相對抗。〔參考資料〕 《呂氏春秋.恃君.召類》趙簡子將襲衛,使史默往睹之,期以一月,六月而後反。趙簡子曰:「何其久也?」史默曰:「謀利而得害,猶弗察也。今蘧伯玉為相,史鰌佐焉,孔子為客,子貢使令於君前,甚聽。《易》曰:『渙其群,元吉。』渙者,賢也;群者...
宓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寧靜穆。《淮南子.冥》:「道神鬼,登九天,朝帝於靈門,宓穆休于太祖之下。」
博物多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識廣博。《後漢書.卷四五.袁張韓周列傳.周榮》:「蘊櫝古今,博物多聞,三墳之篇、五典之策,無所不。」《晉書.卷五一.列傳.王接》:「接遂詳其得失。摯虞、謝衡皆博物多聞,咸以為允當。」
摘句搜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你們吳國的君主很知道要讀書嗎?」趙咨回答說:「吳王率領百萬雄兵,任賢使能,志存經略。如有空閒,就博群書,領略其精髓,不像普通的讀書人,只知道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後來「尋章摘句」被用來形容讀書時著重搜求、摘取漂亮詞句,而少深入研究。如《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尋章摘句,世之腐儒也,何能興邦立事?」亦用以指寫作時,多套用前人的章法、語句,而不講究創意。如唐.李賀〈南園〉詩一三首之六:「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挂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馬鞍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名:(1)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轄崑山市西北,南通縣南。(2)位於湖北省咸寧市轄赤壁市西北。風景幽美,上有石塔,下有觀瀾閣,為遊勝地,且以煤礦著名。(3)位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西南,蜿蜒於海蘭河,布爾哈通河之間,東與帽兒山相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