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家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中經濟情況。如:「因家景大不如前,他現在已不再出手闊綽了。」
天相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9>,楚將棄之,吾又誰與爭?」曰:「晉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齊、楚多難。有是三者,何鄉而不濟?」 〔注解〕 (1) 椒舉:伍舉,春秋楚國人,生卒年不詳。封邑於椒,故亦稱椒舉。為楚國大夫。楚靈王三年出使晉,請諸侯與楚會盟,盟已,誡靈王慎終勿驕,舉亦因顯名於楚。 (2) 如:至、前往。 (3)(4) 楚王:指春秋楚靈王,共王子,生卒年不詳。 (5) 侈:音ㄔˇ,狂妄放肆。 (6) 唯天所相:依憑天意來決定。相,助。天相,天之所助。 (7) 事:侍奉。 (8) 適:恰巧。 (9) 淫虐:淫亂殘暴。
伏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服侍、侍候。《儒林外史》第四○回:「看見父親病重,他衣不解帶,伏伺十餘日,眼見得是不濟事。」
爍金眾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眾口鑠金」之典源,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二十四年.鍾1>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鍾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2>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3>,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4>好,鮮5>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6>,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鍾:通「鐘」。 (2) 樂:贊成。 (3)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率意審案,隨便用刑,導致錯殺無辜。南宋高宗時,有位官人劉貴,祖上原本家境不錯,傳到他手中,卻因為時運不濟,陷入窮困。後來他覺得讀書無用,中途改行做生意。但是就好像半路出家一般,從商對他來說,更加不適合,於是沒多久就虧損本錢了。他向丈人借了十五貫錢,準備東山再起,而且將妻子王氏留在娘家,待重新開張再將她接回。回家途中他喝了些酒,敲門許久,小妾陳二姐才來開門;一來因為有些酒意,二來怪她開門太慢,於是開玩笑地說,已將她賣給了人家,得了十五貫錢。陳二姐信以為真,心想應該先回家告訴父母,於是待劉貴睡著後,趁夜收拾包袱起程。途中遇到剛從城裡賣了絲綢要回家的青年崔寧,正好同路,於是二人結伴同行。不料,當夜劉...
運拙時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運不濟。《孤本元明雜劇.龍門隱秀.第三折》:「則為這孝公姑勞苦飢寒,一時間運拙時乖。」也作「運乖時蹇」、「運蹇時乖」、「運拙時艱」。
拙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難以醫治的病。《金瓶梅》第九回:「哥哥自從你去了到四月間,得個拙病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客居在此,多蒙老師父照顧;不想而今得了這個拙病,眼見得不濟事了。」
半上落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為學做事不踏實或一知半解,功夫不到家。《朱子語類.卷八.總論為學之方》:「學者做工夫,當忘寢食做一上,使得些入處,自後方滋味接續。浮浮沉沉,半上落下,不濟得事。」
青黃未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青黃不接」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歐陽修〈言青苗錢第二劄子〉(據《歐陽文忠公奏議.卷一八》引)臣竊見自俵青苗錢已來,議者皆以取利為非。朝廷深惡其說,遂命所司條陳申諭,其言雖煩,而終不免於取利,然猶有一說者,意在惠民也。以臣愚見,若夏料錢於春中俵散1>,猶是青黃不相接之時,雖不戶戶闕乏2>,然其間容有不濟3>者,以為惠政,尚有說焉。若秋料錢於五月俵散,正是蠶麥成熟,人戶不乏之時,何名濟闕,直是放債取利爾。 〔注解〕 (1) 俵散:分發、分給。俵,音ㄅ|ㄠˇ。 (2) 闕乏:即「缺乏」,缺少、不足。 (3) 不濟:不夠、不足。
背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倒楣、時運不濟。《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苟才道:『不過不肯信任我們這背時的人罷了!』」也作「悖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