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禮樂為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禮樂正如釣魚的鉤,用以治理國家,則可平治天下。語出《淮南子.真》:「是故以道為竿,以德為綸,禮樂為鉤,仁義為餌,投之於江,浮之於海,萬物紛紛,熟非其有?」
良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經.周頌》的篇名。共一章。根據〈詩序〉:「良耜,秋報社稷也。」本章二句為:「畟畟良耜,載南畝。」
絆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繫千里馬的腳。比喻賢才受拘束,無法一展長才。《淮南子.真》:「身蹈于濁世之中,而責道之不行也。是猶兩絆騏驥,而求其致千里也。」北周.庾信〈謹贈司寇淮南公〉詩:「絆驥還千里,乘鵬更九飛。」
時移俗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代更替,社會習俗也隨之改變。三國魏.嵇康〈卜疑〉:「時移俗易,好貴慕名,臧文不讓位于柳季,公孫不歸美于董生,賈誼一當于明主,絳灌作色而揚聲。」《宋書.卷七五.顏竣傳》:「及時移俗易,則通變適用,是以周、漢遷,隨世輕重。」
畟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鋒利的樣子。《詩經.周頌.良耜》:「畟畟良耜,載南畝。」清.錢謙益〈龔府君墓誌銘〉:「畟畟良耜,藹藹篷廬。」
兆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形狀。《淮南子.真》:「被德含和,繽紛蘢蓯,欲與物接而未成兆朕。」唐.貫休〈山居〉詩二四首之一三:「騰騰兀兀步遲遲,兆朕消磨只自知。」
令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善終。《詩經.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終,令終有,公尸嘉告。」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哀弔》:「君子令終定謚,事極理哀,故賓之慰主,以至到為言也。」
冶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鎔鑄金屬的工匠。《淮南子.真》:「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踊躍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晉書.卷九八.王敦傳》:「頑凶相獎,無所顧忘,擅錄冶工,輒割運漕,志騁凶醜,以闚神器。」
混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蒙昧未開化的狀態。《淮南子.真》:「古之人有處混冥之中,神氣不蕩於外,萬物恬漠以愉静。」唐.柳宗元〈南嶽彌陀和尚碑〉:「虛無混冥道乃融,聖神無跡示教功。」
浮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翱翔。《淮南子.真》:「以鴻濛為景柱,而浮揚乎無畛崖之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