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3.736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設身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6.《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若彼時朝廷派你做了全權大臣,叫你去同外國人打交道,你設身處地,只怕除掉銀錢之外,也沒有第二個退兵的妙策。」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物品無故遺失。《近十年之怪現狀》第八回:「有甚靠不住,兄弟的一萬金就不翼而飛的了。」也作「毋翼而飛」、「無翼而飛」。
深謀遠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軍用兵的戰略,陳涉也比不上九國的文官謀臣。可是條件好者失利而條件差者勝利,功業完整相同,為什麼呢?若拿西方諸國跟陳涉比一比是非大小,比較勢力和氣力,那幾乎是天淵之別了。但是秦憑仗著它的區區之地,開展到兵車萬乘的國勢,招致八州的列國諸侯來朝拜本人,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然後將天下作為一家私產,用崤山、函谷關作為宮墻;一個戍卒發難就毀掉了天子七廟,皇子皇孫都死在人家手中,被天下人讚美,是什麼緣故呢?就由於不實施仁義而使攻守的情勢發生了變化啊! 補充相似詞:深思熟慮 深圖遠慮 實例林校長做事情一向深謀遠慮,讓人非常放心。 參...
代幣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幣制度時,可以事先透過增強物種類的問卷調查,敏於察覺學生對增強物的需求,藉以提供適時適量的獎賞供給。若學生手頭的代幣數量有過多的情形,應該藉由競標獎賞增強物,逐步緊縮回收代幣,並且減少代幣的發放,以維持代幣本身的價值。拍賣競標獎賞品的數量(供給)也必須斟酌學生的需求意願、代幣數量,作質與量的控管,必須使增強物能達到最大的邊際效益,才能維持代幣制度的正常運作。能夠作為拍賣的競標物包括實質的獎品、特別的權利如擔任一日班長、學生糾察隊員、選擇社團活動組別的優先權、自由挑選掃除工作⋯⋯等學生自由選擇之時機,以喊價、競標方式,付...
大公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至公無私注音︰ㄓˋ ㄍㄨㄥ ㄨˊ ㄙ漢語拼音︰zhì gōng wú sī釋義︰猶「大公無私」。見「大公無私」條。 01.《管子.形勢解》:「風雨至公而無私,所行無常,鄉人雖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源) 02.《鏡花緣.第六○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至除暴安良,尤為切要。」 參考詞語︰公正無私注音︰ㄍㄨㄥ ㄓㄥˋ ㄨˊ ㄙ漢語拼音︰gōng zhèng wú sī釋義︰猶「大公無私」。見「大公無私」條。 01.《荀子.賦》:「公正無私,反見從橫。」 02.宋.司馬光〈謹習疏〉:「當隨其輕重,誅竄廢黜,公正無私,御眾嚴整者,當量其才能,擢用...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醒世恆言.卷三五.徐老僕義憤成家》:「我一個孤身老兒,帶著許多財物,不是耍處!有差跌,前功盡棄。」
可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哀憫。《三國演義》第二回:「可憐漢室天下,四百餘年,到此一旦休矣。」《儒林外史》第三回:「有一線之明,也可憐他苦志。」
面紅耳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chì釋義︰猶「面紅耳赤」。見「面紅耳赤」條。 01.《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有不達時務的,捉空摘了一花一蕊,那老兒便要面紅頸赤,大發喉急。」 參考詞語︰面紅過耳注音︰ㄇ|ㄢˋ ㄏㄨㄥˊ ㄍㄨㄛˋ ㄦˇ漢語拼音︰miàn hóng guò ěr釋義︰猶「面紅耳赤」。見「面紅耳赤」條。 01.《文明小史.第二一回》:「阿四看了好笑道:『你這樣出門,被上海人見了,要叫你做曲辮子的。……』說得清抱面紅過耳,沒話講得。」 02.《鏡花緣.第四回》:「看了一遍,不覺面紅過耳,真是眾目之下,羞愧難當,幾乎把酒都羞醒了。」 參考詞語︰臉紅耳赤注音︰ㄌ|ㄢˇ ㄏㄨㄥˊ ㄦˇ ㄔˋ漢...
一五一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今求生不生,求死不死,你們卻自去快活!我死自不妨,得你們爭不得了!我的兄弟武二,你須要知他性格;或早晚歸來,他肯干休?你若肯可憐我,早早服侍我好了,他歸來時,我都不提;你若不看覷我時,待他歸來,卻和你們說話!」這婦人聽了這話,也不回言,卻踅1>過來,一五一十,都對王婆和西門慶說了。 〔注解〕 (1) 踅:音ㄒㄩㄝˊ,折轉。
樹倒猢猻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宋曹詠依附秦檜,官至戶部侍郎。秦檜死,黨羽離散,曹被貶,其妻兄厲德斯贈之以〈樹倒猢猻散賦〉。見宋.龐元英《談藪》。後用以比喻有權勢的人一旦失勢,則其依附者隨即散去。《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若是富貴之人,一朝失勢,落魄起來,這叫做『樹倒猢猻散』,光景著實難堪了。」《紅樓夢》第一二回:「如今我們家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或樂極生悲,若應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的詩書舊族了。」也作「猢猻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