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玉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美女。唐.元稹《鶯鶯傳》:「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鐵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鐵片所製成的戰衣。《樂府詩集.卷二五.橫吹曲辭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唐.岑參〈白雪送武判官歸京〉詩:「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也稱為「鐵甲」。
令狐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游,乞歸奉養,即還太原,人皆義之。李說、嚴綬、鄭儋相繼鎮太原,高其行義,皆辟爲從事。自掌書記至節度判官,曆殿中侍御史。楚才思俊麗。德宗好文,每太原奏至,能辨楚之所爲,頗稱之。鄭儋在鎮暴卒,不及處分後事,軍中喧嘩,將有急變。中夜十數騎持刃迫楚至軍門,諸將環之,令草遺表。楚在白刃之中,搦管即成,讀示三軍,無不感泣,軍情乃安。自是聲名益重。丁父憂,以孝聞。免喪,征拜右拾遺,改太常博士、禮部員外郎。母憂去官。服闋,以刑部員外郎征,轉職方員外郎、知制誥。
喜雨亭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喜雨亭記 喜雨亭記 文章背景北宋蘇軾作。蘇軾於嘉祐六年(1061年)任鳳翔判官,次年,鳳翔一帶苦旱,後慶得喜雨,適官舍旁所築的亭子落成,因命名為「喜雨亭」,並為文以記此事。 文章內容蘇軾〈喜雨亭記〉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則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書,漢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孫勝敵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齊,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風之明年,始治官舍,為亭於堂之北,而鑿池其南,引流種樹,以為休息之所。是歲之春,雨麥於歧山之陽,其占為有年。既而彌月不雨,民方以為憂;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
目不識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歷代因其制,宋廢。 (2) 韋雍:唐朝人,生卒年不詳。曾為太子賓客。張弘靖為幽州節度使時,其為觀察判官,攝監察御史。主政其間,與張弘靖多改習俗,引起當地居民不滿,憤而起亂,遭叛民捕殺。 (3) 張宗厚:唐朝人,生卒年不詳。為張弘靖任幽州節度使之從官,與韋雍等俱遭叛民殺害。 (4) 呵叱:大聲責罵。叱,音ㄔˋ。 (5) 薊:地名。唐玄宗開元十八年置,治所在漁陽,約當今河北省薊縣。 (6) 石:音ㄉㄢˋ,古代計算重量的單位。 〔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列傳》
不因人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不願利用別人的熱灶炊飯。語出姚輯《東觀漢記.卷一八.梁鴻傳》:「比舍先炊已,呼鴻及熱釜炊。鴻曰:『童子鴻不因人熱者也。』滅灶更燃火。」後用以比喻人的性格孤傲、獨立,不倚賴他人權勢。清.趙翼〈戲詠火判官〉:「平生性不因人熱,任爾乘權氣鬱蒸。」也作「不求因熱」。
金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下詔書大赦時,在竿上設雞,口銜紅旗,以示吉辰。因其雞頭裝飾黃金,故稱為「金雞」。見《新唐書.卷四八.百官志三》。後比喻為赦罪。唐.李白〈流夜贈辛判官〉詩:「我愁遠謫夜郎去,何日金雞放赦回?」
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用刀殺。《儒林外史》第三回:「胡老爹!你每日殺豬的營生,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閻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記了你幾千條鐵棍。」
飛書走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書寫文件快速。唐.李白〈送程劉二侍郎兼獨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詩:「繡衣貂裘明積雪,飛書走檄如飄風。」唐.崔祐甫〈穆氏四子講藝記〉:「刻石銘座者取崔蔡,論都及政者宗班長,飛書走檄者徵陳琳。」也作「飛書馳檄」。
驚堂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審判官在公案上所置的小木塊。用以拍打桌面,警戒罪人。《三俠五義》第五回:「只見包公把驚堂木一拍,一聲斷喝。」《文明小史》第六回:「便把驚堂木一拍,罵道:『你自己犯的罪還不知道麼?』」簡稱為「驚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