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1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印光法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語言、文字一樣,平直無奇、質樸無華。他生前座下皈依的在家弟子不下十萬,但是他一生不任寺廟住持,不收度徒弟,不募捐化緣。著名教育家、文學家葉聖陶曾經在上海拜見過印光法師,撰有「兩法師」一文。葉不是佛教徒,但他在文章中說道「這位老人在宗教界的地位崇高極了」(1)。事實確實如此,在大師離去半個世紀之後的今天,我們讀他的《文鈔》,猶凜凜然,生氣蓬勃,常為其精闢卓越的見解、正直坦蕩的襟懷而肅然起敬,感歎不止,何況當時親識其面的人呢!大師在宗教界的崇高地位來自於他的崇高思想和他對近代佛教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留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蓄髮、留頭髮。《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不是相公苦苦要你留頭,其間有個緣故。」《土風錄.卷二.留頭》:「小兒三四歲留頂髮,女子十三歲全留不,名曰:『留頭』。」
八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術數用語。陰陽家以丁未、己未、庚申、甲寅、癸丑五天為八專日,因為是八支中的專日,故稱為「八專日」。清.允祿《協紀辦方.卷五.八專》:「曾門經曰:『八專日忌出軍、嫁娶。丁未、己未、庚申、甲寅、癸丑也。』」《醒世姻緣傳》第二一回:「可可的那十六日是個上好吉日:煞貢、八專、明堂、黃道、天貴、鳳輦,都在這一日裡邊,正正的一個頭的日子。」
半路修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半路出家」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半路」是指一直從事某種事情,中途突然改變初衷,所以叫半路;「出家」是指度為僧尼。「半路出家」則是指原本並無此意,中途才改變心意出家,比起原本即出家者,道行自然較淺。所以「半路出家」不僅有中途轉業改行的意思,也有比較不太專業的意思。例如《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中,就用了此語。《京本通俗小說》一般認為是南宋時代說話人的話本,而其中的〈錯斬崔寧〉可說是宋代話本中著名的公案小說。馮夢龍將其收入《醒世恆言》中,並更改題目,名為〈十五貫戲言成巧禍〉。故事是一椿冤案,警惕為官者不可率意審案,隨便用刑,導致錯殺無辜。南宋高宗時,有位官人劉貴,祖上原本家境不錯,...
祝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斷髮、短頭髮,指未開化者的打扮。《穀梁傳.哀公十三年》:「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晉.張協〈雜詩〉一○首之五:「行行入幽荒,甌駱從祝髮。」
碴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後殘餘或復生的短毛髮。如:「鬍子碴兒」。
髻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挽束在頭頂上的髮結。元.楊維楨〈六宮戲嬰圖〉詩:「旃檀小殿吹天香,新興髻子換宮妝。」《老殘遊記》第九回:「倘若叫那和尚留了頭,也挽個髻子,披件鶴氅,道士了髮,著件袈裟,人要顛倒呼喚起來了。」
王安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短篇小說集以及散文集—隱居的時代、憂傷的年代、化妝間、兒女英雄傳、叔叔的故事、我讀我看、流逝、獨語、度。 評論台灣出身的旅美文學評論家王德威 (David Der-wei Wang) 於其小論文《海派文學,又見傳人——王安憶的小說》中,謂王安憶是繼張愛玲後,又一海派文學傳人,高度評價王安憶在現代中文文壇的地位。
一週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周圍。《水滸傳》第四回:「淨髮人先把一週遭都了。」元.羅貫中《風雲會》第二折:「諸軍眾將一週遭,小心的下寨安營,在意的提鈴喝號。」也作「一周回」、「一遭」。
李叔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80~1942)原名文濤,字惜霜,號叔同,浙江平湖人。話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擅長書畫篆刻,工詩詞。常選取日本和西洋曲調填詞,少數由自己作曲,代表作有〈送別〉、〈西湖〉、〈春游〉、〈早秋〉等。民國七年(西元1918)於杭州跑虎寺度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此後專研戒律,成為一代高僧。著有《弘一大師律學遺著》、《李叔同歌曲集》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