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2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泣不成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哭得喉嚨哽咽,發不出聲音。形容極度悲傷。[例]聽到好友過世的消息,他泣不成聲。
降貴紆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屈降尊貴的身分地位。指為人謙遜。[例]董事長降貴紆尊,對待基層員工如同好友一般,贏得愛戴。
月落星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出處2 解釋3 同義詞4 反義詞5 例句 出處韋莊酒泉子:「月落星沉,樓上美人睡,綠雲傾,金枕膩,畫屏深。」(綠雲:指頭髮。) 解釋形容天色將明的時候。 同義詞月落烏啼、月落參橫、晨光曦微 反義詞夕陽西下、日落西山、落霞殘照 例句昨夜和知心好友暢飲一番,直到月落星沉才回家睡覺。
千言萬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許許多多的言語。形容要說的話極多。[例]碰到多年不見的好友,真有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尋花問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花問柳」原作「問柳尋花」。春季之時,繁花盛開,柳絲新抽,美景無限,正是尋幽訪勝的最佳時機。「尋花問柳」本為遊賞春天的景色之意。如杜甫在〈嚴中丞枉駕見過〉詩中,記述了身為高官的好友嚴武,於風景明媚的春天,在隨扈的陪伴之下,屈尊來拜訪自己的情誼,也抒發自己顛沛流離於世間的感慨。約在元明時,有以「花柳營」代稱妓院等風月場所的用法,如元.喬吉〈新水令.繡閨深培養出牡丹芽套.離亭宴煞〉:「我不是琉璃井底鳴蛙,我是個花柳營中慣戰馬。」明.賈仲名《對玉梳》第一折:「將一座花柳營,生扭做迷魂陣。」後來「尋花問柳」用來比喻狎妓的用法,或由此演變而出。「尋花問柳」較早的書證是出自於元.湯式〈沈醉東風.錦燦爛六...
先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稱謂。妻子對他人稱自己的丈夫。如:「他跟我先生是多年的好友。」
亡命之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亡命」,改變姓名而逃亡。據《史記》記載,魏大梁人張耳年少時當過信陵君的食客,後來改變姓名,逃亡到外黃。受到外黃富人的看重,將新寡的女兒嫁他,並給了他一筆豐厚的錢,他因此得以結交各路好友,最後當上魏國的外黃令,賢能的名聲遠播,而「亡命之徒」完整的語形,見於《周書.卷三七.郭彥列傳》:「亡命之徒,咸從賦役」。意思是郭彥主張讓那些作奸犯科逃亡而來的人,都要分擔賦稅和徭役的工作。後來「亡命之徒」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意義慢慢轉變為比喻不顧性命作奸犯科的人。今人所用,多為後義。
李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將進酒》及《宣城見杜鵑花》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心,朝政的不滿,兩次進取功名失敗的懊惱,以及對家人、好友、山水、神仙的瞥戀。六、巫山遇赦到病逝當塗(758-762年)李白長流夜郎,行至巫山,遇赦東還,在江夏、巴陵、衡陽、零陵一帶稍事盤桓,就回到潯陽。以後又重遊金陵,來往宣城,歷陽等地。臨卒前一年,李光弼東鎮臨准,抗拒史朝義,他聞訊請纓,還想為國效力,不幸中途因病折回,於寶應元年(公元762年)在當塗令李陽冰任所逝世,享年六十二歲。這一階段李白漸入淒涼老病的晚境,然而他的詩情酒興,還是不減當年。下面所選的《江夏別宋之悌》反...
祝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求神賜福,後用於泛指祝人平安、幸福。[例]他對即將遠行的好友致上深深的祝福。
不加思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不假思索」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宋人黃榦在寫給好友的一封回信中,提到他細讀《中庸》一書的心得。大意是:《中庸》是子思子在家學中完全了解儒道的本末源流之後才寫成的一本書,書中詳盡闡發了聖賢之道的底細。全書從戒懼謹獨(心懷警戒恐懼謹守慎獨之道)講起,接著談到智仁勇三達德,最後以「誠」字作結。所謂「戒懼謹獨」,既不必勉強費力,也不用思考探求,一念之間,立刻就能體會箇中真意。初學的人果能勤奮懈地奉行把持,便得以完整保全上天賦與的本性。至於所謂「智仁勇」三德,以及「誠」之一字,只要加上講學力行的功夫,也就不難融會貫通了。「不假思索」就是直接摘自信中的一個成語,用於表示不經過思考探求,立即做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