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36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午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中午舉行的宴會。如:「婚禮當天,新人以午宴款待前來祝賀的親友。」
花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婚禮時在新娘身後隨行牽紗的兒童。
繃場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支撐場面、充面子。如:「別繃場面了!既然預算有限,婚禮不妨一切從簡。」
聖巴托羅穆慘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1572年,所有胡格諾派首領都來到巴黎,參加新教派王位繼承人納瓦利的亨利(後來的法王亨利五世)的婚禮。在凱薩琳的同意下,指使天主教徒莫勒維爾(Maurevel)刺殺雨格諾派在巴黎的領袖,海軍將軍科利尼。但是僅僅使他受了傷。這次行動激怒了雨格諾派。在8月24日聖巴托羅繆日黎明前的幾個小時,科利尼和其他的12個雨格諾派領袖在巴黎被暗殺,這一系列的暗殺只可能是由高層策劃的,同時這也是普遍屠殺的信號。8月24日到9月17日,巴黎的暴徒看似自發的掀起了屠殺雨格諾派教徒的浪潮。 大部分的新教領袖,包括最高領導科利尼海軍上將漢好幾...
鐲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戴在手腕上的裝飾品。多由金、銀、玉石等材質製成。[例]這對金鐲子是母親送給她的結婚禮物。
毛利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紐西蘭的波里尼西亞民族,為波里尼西亞群島移民的後裔。大部分居住在北島。操毛利語,十九世紀中業開始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創文字,原信多神,後受西方文化影響,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傳統上,部落為其最大的社會組織,崇拜共同的始祖。家族為基本的生產團體,有芋、薯等農作,兼以採集、狩獵為生。成年禮、婚禮、葬禮是族內主要的儀式,部落廣場上的公眾會議屋,是全族聚會的場所。西元一八四○年,英人向紐西蘭殖民,一八六○年代,毛利人與殖民政府爆發領土戰爭,土地糾紛不斷。二十世紀初,毛利領袖始有力量向紐西蘭政府,爭取社會經濟的平等待遇。
伴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今指陪伴新娘行婚禮的女子。也稱為「女儐相」。
拜天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式婚禮的一種儀式。指新婚夫婦在禮堂行跪拜禮。《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六:「拜了天地,吃天喜酒,眾人俱各散訖。」《儒林外史》第五回:「兩人雙拜了天地,又拜了祖宗。」也稱為「拜堂」。
華格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1)(Wilhelm Richard,西元1813~1883)德國作曲家。曾在萊比錫大學習音樂,才華淵博,尤其擅長歌劇,其劇本取材於德國古代的神話傳奇,富獨創性,且氣魄宏偉,被譽為歌劇之王。著有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尼布龍的指環》、《婚禮》、《妖魔》、管弦樂《皇帝進行曲》等。(2)(Wagner Von Jau-regg Julius,西元1857~1940)奧地利精神病理學家。首創休克治療法,並對梅毒做性麻痺的瘧疾病原體接種的發熱療法。西元一九二七年獲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
公證結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民法》第982條修正前之儀式婚形式之一,在法院公證人前舉行的婚禮方式。西元二○○八年法律修正後,結婚須向戶政機關為結婚之登記。若僅在法院公證結婚而未向戶政機關為登記者,婚姻不發生法律效力。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