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止不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止不殆的意思是說道適可即止,則不致陷於危殆。這句話見於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足不辱,止不殆,可以長久。」(參見「足不辱」)照此處解釋,是說在人必須有所做為的時候,也要在應該停止的時候就停止,可以免致「過分」而招致危殆。反之,如果「一意孤行」下去,其弊病必然是「只其一」,不其二,也就是只見到一面,忽略了另一面。因為老子從「相反相成」的原則立論,反對只有一面的觀點和作為。所以無為是有為之始,同樣的止才是保身的訣竅。若只進而不止,最後必然落到沒有退路的地步,反而前功盡棄。另又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二章:「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止,如止所以不殆。」意思是說社會國家肇建...
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策略(cognitive strategy)經由認歷程從式學習活動時,無論所學習的是識技能或是人際關係,都需要個人在心理上運用他以前學得的識經驗,憑記憶去辨別、選擇、思維、分析、歸納,從而獲得新的識。像此種由個人自主控...
教師做為轉化型識份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批判導向的教育學認為教育的成敗在於整個社會的背景因素,對於學生學習
失敗的解釋,有一派是以技術層面來解釋,即認為老師不會教、學校設備不好、課程設計不好等。可是,批判教育學指出當學習失敗的學生主要是來自社會的下階層時,那就是由於社會的不公平使得這些下階層子女在「認同」上遭受挫折,無法自我肯定,以致於產生各種反社會行為。根本之道即在於消除社會的不公平,使社會多元化,每個人的認同才可能得到肯定。但是,消除社會不公等於是進行革命的工作卻又加到教師的身上,Giroux主張教師要成為Gramsci所說的「有機的識份子」,對社會進行改革,以創造有利的教學環境。  而Henry A. Gi...
Giroux, Henry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Introduction by Paulo Freire, Foreword by Peter McLaren. London: Bergin & Garvey.
一無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什麼也不道。《紅樓夢》第六回:「那板兒纔五六歲的孩子,一無所。」
馬不臉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人不自己的缺點。如:「他真是馬不臉長,不自醜,竟講出這樣的話。」
布魯姆(B._Bloom)的認領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魯姆(B. Bloom)認領域(Cognitive Domain)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將教育目標分為認、情意、技能三類。在認領域中,又可細分為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等六個認層次。
蟪蛄不春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蟪蛄夏生秋死,所以不春秋。比喻生命短促或見識短淺。《莊子.逍遙遊》:「朝菌不晦朔,蟪蛄不春秋,此小年也。」
士為己者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了心朋友不惜犧牲生命。漢.劉向《說苑.卷六.復恩》:「生我者父母,我者鮑子也。士為己者死,而況為之哀乎!」《史記.卷八六.刺客列傳.豫讓》:「嗟乎!士為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今智伯我,我必為報讎而死,以報智伯,則吾魂魄不愧矣。」
後設認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後設認策略是一種系統的訓練計畫或方法。學生要獲得有效的學習,便必須了解所要學習的材料、自己的能力及特質、使用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適當的使用時間和使用的原因及使用效果。後設認策略便是依這些條件和識而做的計畫。
  採用後設認策略時,一方面要提供學生有關後設認識,一方面要訓練學生道如何調整學習歷程,增加學習效果。
  著名的後設認策略研究包括傅來福(J.H. Flavell)、布朗(A.L. Brown)、司騰柏格(R.J. Sternberg)等人的研究。以下逐一說明:
  1.傅來福的研究指出:後設認策略強調訓練學生自我覺和對自我學習歷程的...
難而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作戰時隨機應變,遇形勢不利則退卻。《左傳.宣公十二年》:「見可而進,難而退,軍之善政也。」後泛指行事遇到困難退縮不前或應伺機退卻。唐.皇甫湜〈答李生第二書〉:「夫無難而退,謙也;難而退,宜也,非謙也。」宋.楊萬里〈答本路安撫張尚書〉:「某不才多病之身,一生寡偶,幾覆車於太行,沉舟於呂梁,難而退,棄官九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