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4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搖元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製作元宵的方法。先將許多餡粒搓成圓形,放在鋪滿乾糯米粉的扁大籮中,再搖動籮,餡粒就蘸上糯米粉,續沾水後再搖,就能滾出圓形的元宵。
鞋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面。《金瓶梅》第二九回:「記掛著要做那紅鞋,拿青針線兒,往花園翡翠軒臺基兒上坐著,那裡描畫鞋扇。」
三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色、色空、觀三者。道家認為此三者最易搖動人心。《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清.姚鼐〈九月八日偕葉治三陳碩士從弟儀姪彥卬謁明孝陵游覽靈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園〉詩:「寘彼萬古懷,企此三幡通。」
蒲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蒲草編織的籮。如:「他將蒲羅浸在水中。」
洗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洗淨剝除。唐.杜甫〈驅豎子摘蒼耳〉詩:「放亭午際,洗剝相蒙冪。」
踵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來往頻繁的樣子。元.陳旅〈瓊芽賦〉:「彼婦子之踵踵兮,持頃以取盈。」
針線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婦女放針線等縫紉工具的圓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