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60.54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繡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明清以來一般通俗小說的前面,往往附有書中人物的畫像,因用線條鉤勒,描繪精細,故稱為「繡像」。如:「繡像三國演義」。
黑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版本學上指一種線裝書書口的格式。書的版心上下端所刻的線條線條粗闊的稱為「大黑口」,細狹的稱為「小黑口」。
雙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中國畫技法。用線條勾描物像輪廓,因以左右或上下二筆勾勒而成,故稱為「雙鉤」。
圖表教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圖表教材是平面的教材,用來將訊息傳遞給觀看者,包含文字與視覺符號。使用圖表教材時需特別小心,因為它用視覺符號呈現事物,觀看者有可能會誤解其意義。越年輕或視覺素養較差的學習者,更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其能掌握正確的訊息。 種類1. 圖畫:以線條呈現人、事、地和概念。一般而言,圖畫比素描更加完整、更具像,素描較缺乏細節。人物像多是一種素描,圖解通常用來呈現關係或解釋過程。圖畫 在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也很容易找到,可用在教學的各階段。和圖片相比,由於內容更簡化,對任何年齡層的學習者來說都容易了解。教師自製的圖畫是有效的教 材,可配...
畫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民俗技藝。將砂糖熬成糖漿,倒在抹有沙拉油的銅製板片上,再於其上畫出圖形線條,剝離銅板後貼上竹籤,即完成。如:「畫糖可看又可吃,極受小孩子喜歡。」
橫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水平的線條。清.徐珂《清稗類鈔.鑒賞類.葉鞠裳論碑之方格》:「碑陰及經幢造象題名,分列者,或以橫線隔之。經幢上下,多以橫線為界,或單線,或雙線,有疊至數重者,亦有用闌干紋者。」
劃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線條。如:「閱讀時他喜歡在書上劃線,標注重點。」
線描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物體的遠近、層次、形象、質感等,都用線條來表現,為國畫描寫法之一。
紋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線條、紋路構成的裝飾圖案。如:「歷代古物上的紋飾因文化發展的不同,而呈現出各種風貌。」
後期印象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十九世紀末期,繼承並變革印象派繪畫方法的流派。以塞尚、高更、梵谷等為代表。強調主觀感受的表現及個人情感的注入,趨於有個性的描寫。在繪畫技巧上,則借助色塊的對比關係和線條構成的物體內在結構,並著力誇張其組織性與裝飾趣味。對野獸派和表現派的影響很大。也稱為「後印象主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