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6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修證的果位。屬度己為主的小乘佛教之極果。一般指隨釋迦佛修證的弟子。參見「阿漢」條。
錦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倫茲曲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倫茲曲線是美國統計學家倫茲(Max Lorenz)為測度所得分配不均程度,發展出來的指標。倫茲曲線係以縱軸表示所得累積百分比,以橫軸表示戶數累積百分比。如果所得分配完全均勻,則使戶數百分比與所得百分比之關係完全落在對角線上。
  
  換言之,對角線表示完全均等所得分配,所得分配線離開對角線愈遠,表示所得分配愈不均勻,因為這表示較少的家庭或個人擁有更多的所得。倫茲曲線離開對角線的面積,表示完全均勻分配的離異程度。要想了解不同國家、地區、職業間,彼此的所得不均勻程度,即可利用此面積加以比較。
  與倫茲曲線密切相關的另一個指標,是吉尼係數(Gin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膝蓋。《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三回:「這老媽子,把自己的波蓋兒,堵住了二奶奶的穀道;一隻手,便把頭髮提起,叫人輕輕的代他揉頸脖子。」也作「跛蓋子」。
2.馬鞍子。《負曝閑談》第九回:「幸虧孫老六還有點家數,隨即跳上波蓋,跟著喇嘛僧你一拳我一拳的打起來了。」
畢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畢沙(Camille Pissarro,西元1830-1903年)為法國印象主義畫家,是印象主義發展中舉足輕重的人物。[註一]目錄1 生平概述2 藝術風格3 重要作品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生平概述卡密爾˙畢沙於西元1830年出生於當時隸屬於丹麥位於中美洲的聖˙托馬斯島,父親是法國的猶太人,在法國各地經商,畢沙從小就在巴黎生活,當過店員才又拜安格爾學畫,然而至十七歲時,...
〔論教育〕(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教育〕是素(B.A.W. Russell, 1872~1970)多本教育論著中的一本早期作品;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二六年,全書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教育理想,第二部分是品德教育;第三部分是智育。在教育原理及教育目的的討論中,素的教育觀念,已溶入了當時的心理學知識,例如:他注意到當時學者們強調的一個論點,即是教育包括了對本能的薰陶而不是對本能的壓抑;教育目的之一,就是要盡量減少外來的、強迫的管束、訓練或陶冶,而是要求學生內裡的、自我的管理。素強調及早的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顯得較為容易,延後再來培養則顯得困難較多。因此,他特別強調兒童早期的教育。素以為構成社會的個人,需要經由教育的歷程...
斯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俄斯聯邦(Russian Federation)原為前蘇聯的主體,蘇聯解體後,於一九九一年六月正式宣布成立。領土約一千七百零七平方公里,橫踞歐亞大陸的北方,為世界第一大國。人口約有一億四千八百萬人(1994);境內民族逾百種,其中以俄斯人一億二千萬為最多,其他如塔塔爾人五百五十萬人,烏克蘭人四百三十萬人。語言複雜,官方語言為俄語。宗教信仰以東正教為主。
  大體而言,俄斯聯邦的學校制度乃承繼蘇聯時代而來。學前教育部分包括托兒所,招收出生至三歲的幼兒;幼稚園招收四歲至入學前的兒童。初等教育階段原為七歲入學,修業年限三年,但一九八四年的教育改革後,成為六歲入學,年限四年;目前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絲織的襪子。唐.駱賓王〈詠塵〉詩:「凌波起襪,含風染素衣。」《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五:「男人頭上儒巾,大半是塵埃堆積;女子腳跟襪,兩邊泥土粘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利用磁針測定方位的儀器。常用於飛機、船舶的航行及觀測目標的方位。《幼學瓊林.卷四.制作類》:「周公作指南車,盤是其遺制。」《老殘遊記》第一回:「到了之後,送他一個盤,他有了方向,便會走了。」也稱為「盤針」、「盤儀」、「指南針」。
2.堪輿家用來測定方位的儀器,盤面上刻有干支度數及卦爻。《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傳士帶了盤,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也作「經」。
馬可波(Marco Polo)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