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49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轉動眼睛以示意。《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須,梁眴籍曰:『可行矣!』」
橫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流露、洋溢。《文選.宋玉.神女賦》:「須之間,美貌橫生。」
蕭牆之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內亂。語本《論語.季氏》:「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而在蕭牆之內也。」
棒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捶打用的木棒。《金瓶梅》第三八回:「婦人見他的話不防頭,一點紅從耳畔起,須紫脹了雙腮,便取棒槌在手,趕著打出來。」
明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朗的月亮。東周戰國.宋玉〈神女賦〉:「皎若明月舒其光,須之間,美貌橫生。」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詩:「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
藏頭露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明.無名氏《贈書記》第二九齣:「我今日呵,藏頭露尾,總然難自秘,還須顧慮,這事真堪駭異,怕言出須,駟馬倉忙已遲。」
廓落晨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寥若晨星」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寥若晨星」原作「廓落晨星」。晉朝張華〈情詩〉「廓落晨星稀」一句,原指清晨廣大遼闊的天空,星星十分稀疏的景象。演變到南朝齊人謝朓〈京路夜發〉詩:「曉星正寥落,晨光復泱漭。」及唐韓愈〈華山女〉詩:「黃衣道士亦講說,座下寥落如明星。」則以「寥落」一詞來形容清晨天上星星稀疏的景象。而出現「寥若晨星」這句成語的書證,則要到清朝章回小說《冷眼觀》第一○回:「須,各人所叫的堂差已如鳥獸散去,房裡依然剩我們四五個人,寥若晨星,倒覺耳目為之一淨。」才能見到。文中「寥若晨星」意指人數稀少。
倚馬之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用於上書、告示、征討檄文、軍隊捷報等。 (6) 輟筆:停筆。輟,音 ㄔㄨㄛˋ。 (7) 俄:須、片刻,音ㄜˊ。〔參考資料〕 《魏志》(據《琱玉集.卷一二.聰慧》引)元瑜姓阮,名瑀,字元瑜,魏時陳留尉氏人也,而事曹操。時韓遂據隴,集眾起謀。曹操時因出行,使瑜馬上作書,欲與韓遂,瑜馬上具草,頓筆即成,以示曹公。公索筆欲改之,卒無下筆之處也。另可參考:《典略》(據《藝文類聚.卷五八.雜文部四.書》引)
流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的話,多用於毀謗他人。《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流言止於知者。」《三國演義》第二回:「張讓、段珪等流言於外,言公鴆殺董后,欲謀大事。」
不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重複或沒有下一次。如:「時光荏苒,青春不再」。漢.李陵〈與蘇武〉詩三首之一:「良時不再至,離別在須。」晉.陸機〈歎逝賦〉:「時飄忽其不再,老晼晚其將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