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3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脫帽露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帽露出頭頂。比喻行為豪放,不受禮教約束。唐.杜甫〈飲中八僊歌〉:「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玉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羽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豎立於飛禽類動物頭頂上較長而別緻的羽毛,稱為「羽冠」。如孔雀的羽冠。
拿腔作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越作勢,盡場兒3>調刺4>。他道你怕見官司,拏著個天來大殺人公事。 〔注解〕 (1) 頂天立地:頭頂著天,腳立於地。形容人處事光明磊落,氣勢豪邁。見「頂天立地」。 (2) 那廝:那個傢伙。含有鄙視、賤惡的意思。廝,對人輕侮的稱呼。 (3) 盡場兒:完全、盡情。 (4) 調刺:惹事生非。
兜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著頭頂。如:「公司的保全人員兜頭一悶棍,把小偷打昏了。」
圓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佛教用語。指佛或菩薩頭頂四週的光明。《觀無量壽佛經》:「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
野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野牛(bison)1.1 美國野牛1.2 歐洲野牛1.3 越南野牛1.4 關鍵字1.5 參考書目 野牛(bison)雄性野牛不用頭上的角打架,而是小心翼翼地靠近對方,然後再衝上去。當牠們的頭碰到一起,衝撞的力道巨大,但其實並沒有甚麼傷害性。兩隻野牛會把頭頂在一起,直到一方放棄為止。(註2) 美國野牛美國野牛是北美洲的野牛,同時也是北美最大的陸地動物,在歐洲人來到之前,北美洲平原上有著大約六千萬頭的野牛。牠們是當時許多美洲土著生活的核心。然後在19世紀中期歐洲殖民者到大草原定居後,大量的美國野牛被殺。幸好,有幾百頭...
磨踵滅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摩頂放踵」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春秋戰國時期是個百家爭鳴的時代,許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學說主張,以期能對治理國政有所幫助。而戰國時候,楊朱的貴己學說和墨子的兼愛學說恰巧形成強烈的對比,在《孟子》書中就很清楚扼要地指出了兩人思想的差別。孟子說:「楊子主張為我,一切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打算,即使是拔出一根毫毛那樣微小的東西而對天下有利,也不肯做。然而墨子的兼愛主張,卻是一種平等之愛,縱使是磨禿了頭頂,走破了腳後跟,只要是有利於天下的事,他便會奮不顧身地去做。」後來《孟子》原文中的「摩頂放踵」,就用來比喻捨己救世,不辭勞苦。
頂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體投地。指以頭頂禮佛足,為佛家的最敬禮。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三折:「如今百姓每聽的包待制大人到陳州糶米去,哪個不頂禮。」《西遊記》第二二回:「三藏拜謝了木叉,頂禮了站薩。」
甘伏下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夢,所以秦穆公引用來說明自己俘擄晉惠公是應了天命。晉國大臣一聽,三鞠躬並叩首說:「君王腳踩著后土,頭頂著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了您的話,我們敢請在下邊聽候您的吩咐。」從這段故事來看,可以知道「下風」一詞很早就具有「卑下」的意思。在《莊子.在宥》篇提到黃帝去見廣成子,「順下風膝行而進」,也是表示卑順的意思。後來由「下風」演變成「甘拜下風」的成語,表示自認不如對方,由衷佩服的意思。
灼背燒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香燒炙背脊、頭頂。《宋史.卷四五六.孝義傳.朱壽昌傳》:「用浮屠法灼背燒頂,刺血書佛經,力所可致,無不為者。」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